本文作者:访客

多地出现流行病鹦鹉热 与鸟接触需警惕

访客 2025-04-25 09:24:08 3413
多地出现流行病鹦鹉热 与鸟接触需警惕摘要: 近期,广东惠州、湖北武汉、广东佛山等地相继报告了鹦鹉热的确诊病例。感染科专家指出,鹦鹉热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威胁生命。不过,鹦...

近期,广东惠州、湖北武汉、广东佛山等地相继报告了鹦鹉热的确诊病例。感染科专家指出,鹦鹉热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威胁生命。不过,鹦鹉热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如果接触鸟类后出现持续高热和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多地出现流行病鹦鹉热 与鸟接触需警惕

广东省惠州市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因持续高热和气喘被紧急送医,双肺全白,经过12天的抢救才脱离危险。医院证实,她的病因是鹦鹉热。近期有关鹦鹉热的话题也频繁引起关注,如“双肺全白入院抢救12天元凶是鹦鹉热”、“男子39℃高热不退‘元凶’竟是小鹦鹉”等。

据国家疾控局发布的疾病知识介绍,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可感染鹦鹉、鸽子、鸡、鸭等190余种禽类。人类通过吸入含病原体的羽毛粉尘或接触分泌物而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干咳等,易误诊为流感或肺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宁琴表示,鹦鹉热一般不会引发大规模人际传播,通常是通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给人。南京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田野解释说,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流感起病更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突出;鹦鹉热除了有发热、全身症状外,还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且呼吸道症状可能进展为严重的肺炎,胸部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表现。

根据指南推荐,鹦鹉热患者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也可以选用新型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能在感染初期得到确诊并接受治疗,就能很大程度减少病情的重症化,具体治疗措施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多地疾控部门提醒,鹦鹉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从事禽类养殖、贩卖、运输、宰杀等职业的人群,以及养鸟爱好者、鸟类研究者等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容易感染。宁琴建议,在与禽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禽类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接触后及时洗手。对于家养宠物鸟,要保证鸟笼清洁,定期消毒,避免宠物鸟与野生鸟类接触,并定期带宠物鸟去兽医处检查。鸟类市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定期对场地和鸟笼进行消毒。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