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夫妻店蜕变记,25年成长之路,从本土到海外批发巨头的崛起之路
经过25年的发展,一家原本只是夫妻店的小型企业,在广州扎根并成长为海外批发巨头,从小规模起步,逐渐发展壮大,该企业成功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巨头。
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千万人汇聚的旺盛人气、辐射全球的广阔市场、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构筑起坚实的市场根基,为个体工商户铺就逐梦路。广州更以“大处筑平台、小处暖人心”的务实行动,让无数“小个体”的梦想生根、抽枝、绽放。
在这片沃土上,小个体正借力成长。流花服装批发市场的吴小姐,曾因“冻卡”让自己的毛织生意陷入困境。在市、区商务局的支持下,流花市场成为市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集聚区试点单位,开设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提供金融、物流、报关、收结汇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支持下,市场搭建跨境电商平台与直播基地,如今线上线下齐发力,30年的生意焕发新生。
广州的大市场活力,不仅体现在对小个体的精准帮扶,更在产业赋能与跨境布局中尽显锋芒。9月23日,在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广州市皮革皮具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站(花都狮岭)揭牌成立,作为“百千万工程”市域纵向帮扶首个质量集成服务站,它整合标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优质资源,为“中国皮具之都”花都狮岭的商户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服务站的落地,不仅破解了商户原材料管控、品牌培育等痛点,还让他们告别检测周期长、标准滞后的困扰,为传统皮具产业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
跨境贸易的新机遇更让广州市场空间持续扩容。同在今年9月,广州市专业市场“一带一路”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启幕,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和越秀区政府推出“1个平台+3个专区+N项服务”的模式,整合15个部门资源,提供从注册登记、货物通关到医疗教育咨询的全链条服务。坦桑尼亚商人Edward Raphael Mashauri在此找到拓展人脉的桥梁,坦桑尼亚驻广州总领事更点赞其为非洲商人带来高效贸易解决方案。这一平台的成立,不仅将为扎根广州专业市场的商户打通跨境堵点,更让千年商都的商贸辐射力向全球延伸。
大市场的包容度,决定了小个体的成长力。从精准对接个体需求“雪中送炭”,到以质量标准赋能产业升级“强筋壮骨”;再到搭建跨境贸易平台助个体工商户“登高望远”……广州以全方位的支撑,让每一个坚守的“小个体”都能在这里扎根生长,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大梦想”,实现发展的“大未来”。
01“夫妻店”也能用上小程序
在广州,街边的猪脚饭店、社区里的奶茶铺、刚起步的服装工作室,都藏着一份不甘平凡的创业梦想。广州人口流量大、市场空间广、消费能力强、经济活力足,为个体工商户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土壤。这里始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助力一个个“小个体”实现“大梦想”。
为“小个体”降低转型成本
“之前办执照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手机上点一点,‘AI帮办’,很快就能搞定!”广州黄埔骄阳创界网络部的陈挂华说。“数据跑腿”“一网通办”“政策上门”,广州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为个体户抢出宝贵的创业时间,让“想干事”的人更快“干成事”。
2022年从互联网大厂辞职后,刘家平和合伙人一起创办了骄阳创界,为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于餐饮、零售这类轻资产行业,技术门槛和成本一直是发展的“拦路虎”。大企业开发一个点餐小程序动辄十几万元,加上后续维护,让许多小老板望而却步。如今,骄阳创界专注开发功能精简、贴合实际需求的小程序,年维护费仅需七八千元,无需再专门聘请工程师,也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我们服务了五六百个客户,从沙县小吃、台球馆、咖啡店到奶茶铺,每个店铺都有不同的需求。”刘家平介绍,很多店都是“夫妻店”,对成本控制非常敏感,但也愿意通过扫码点餐、线上预约、小程序下单等方式提升服务体验度。因此,骄阳创界提供的技术方案适配他们的需求,能用得上,还能用得好。
比如,他们服务的服装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年龄、肤色、喜好颜色,自动匹配推荐穿搭;台球馆用小程序实现比分记录、赛事报名;甚至一家小小的咖啡馆,也能通过技术手段记录客户偏好,提升复购率。广州活跃的商业生态,为众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通道。
从“夫妻店”成长为批发店
而位于天河区沙河的帛然服装店,是一家从“夫妻店”成长为产品远销海外的服装批发店。
2000年,应梅珑和妻子来到广州十三行做服装批发生意。最初做服装批发,品牌意识不强,每隔两三年,应梅珑就给自家的店换品牌。2008年左右,他从十三行拓展至沙河,开了几家分店。2010年前后,他将产业链拓展至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2014年,他开始接触网络销售,开起了初代的网店。2016年,他试水淘宝直播,“我们几乎是最早一批接触直播的服装商家,摸索着前行,到了后来直播带货迅猛发展,我们已经有成熟的经验。”也是同一时间,他打造了几个独立品牌。
2020年,线下销售受到大环境影响,应梅珑全力拓展直播带货销售渠道,还组织了很多小商户开拓直播销售方式,畅通销路,生意稳定。
这些年,应梅珑还主动开拓海外市场。在他看来,这十年间,出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前他仿韩国服装的版型,现在国内设计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广州时尚慢慢崛起,韩国的店主都直接来他的店里买货。他也在全国多地布局了档口,甚至在海外布设了直销店,通过常年合作的客商,其产品不仅销往国内,还销向日韩、东南亚以及欧洲市场。如今,外贸占了他生意总量的四成左右。
从“夫妻店”成长起来,他一再提及,广州这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让他看到了发展前景,“广州不仅市场环境好,创业成本也相对较低,吸引了五湖四海包括我在内的创业者、设计师,我也将继续扎根这座城市,扎根这个行业,谋求更大的发展。”
02立足“小个体” 实现“大梦想”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广州这片热土上,“小个体”也有“大作为”,也能实现“大梦想”。
商业文化是底蕴。工商血脉,千年繁华,从唐宋时期珠江岸边的商贩云集,到明清时期十三行的万商汇聚;从改革开放后高第街、上下九的蓬勃气象,到今天过百万个体工商户的万马奔腾,无不昭示着文化的厚重、传承的力量。那些把双皮奶做成大产业、皮具小作坊做成连锁店、电商小企业做成独角兽的个体工商户,正是在这种商业文化熏陶下“杀出一条血路来”。
城市量级是底座。现代都市,流量为王,人气就是财气。GDP突破3.1万亿元、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实时管理人口超2400万、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6.46万人……广州人口流量足够大、市场空间足够广、消费能力足够强,为广大个体工商户跃马驰骋提供了足够宽阔的地平线。
营商环境是底色。再好的种子,也要种在地下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为民营经济立法、推行“一照多址”、实现“零见面”审批、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开发“穗信贷”“星火贷”等产品、设立“信易贷”平台……在促进个体经济发展上,广州诚意“满格”。
时代红利是底气。数字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不再单纯是工厂和设备,更多的是知识、技能和创意。移动支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云计算等技术大幅降低了创业门槛。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CEO。作为中国直播电商第一城,广州在这条新赛道上就创造了无数的创富故事。
天空没有为任何一只鸟儿画好航线,却给了所有放胆高飞的鸟儿无限可能。个体工商户只要给梦想最硬的翅膀,迎风而上、一飞冲天,终将实现更大梦想。(广州日报评论员连海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陈薇薇、林晓丽、许晓芳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