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爱奇艺,拼命讲新故事

访客 2025-05-24 11:15:26 78875
爱奇艺,拼命讲新故事摘要: 2024年年报披露之后,爱奇艺的股价,跌了9.25%,尽管给了“四季度迎拐点,2025年将开门红”的预期。2025年一季报发布之后,爱奇艺股价又跌了8.06%。几年前的爱奇艺,年年...

2024年年报披露之后,爱奇艺的股价,跌了9.25%,尽管给了“四季度迎拐点,2025年将开门红”的预期。2025年一季报发布之后,爱奇艺股价又跌了8.06%。

几年前的爱奇艺,年年亏损,年年烧钱,市值却能在千亿以上。转为持续盈利之后,爱奇艺股价却不断下跌,现在市值只剩不到200亿元了。

爱奇艺市值方面的困顿,既有定价逻辑的原因,也有爱奇艺自身的原因。

当时的爱奇艺被当认为是有机会长成奈飞的平台,或者是定位线上迪士尼。不管是奈飞还是迪士尼,都几乎处在垄断地位,垄断带来超额利润,溢价更高也很正常。

但国内的长视频平台没有出现东风压倒西风,更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连这样的苗头都没有。垄断地位的预期消散之后,定价逻辑自然就变了。

爱奇艺,拼命讲新故事

这几年,环境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爱奇艺CEO龚宇所说,2018年品牌广告能做到超百亿元,现在只有几十亿,龚宇也将爱奇艺目前的处境甩给了市场环境——虽存在自身不足,但主要问题源于市场环境。

那么,爱奇艺还能不能迎来困境反转的一天?

一、爱奇艺真没有开门红

爱奇艺的开门红非常勉强。

爱奇艺的收入来自会员服务、在线广告服务、内容分发及其他四个方面。其中,会员服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常年维持在六成以上。

2025年第一季度,爱奇艺的会员服务收入44亿元,环比增长7%。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开始,除了2022年,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爱奇艺会员收入表现最佳的季度,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

和去年第一季度相比,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下降了8%;在线广告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品牌广告下降较严重,效果广告轻微下降;内容分发收入也减少了32%;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6%至8.31亿元,这是唯一实现增长的部分。

爱奇艺一季度也有一些亮点,比如国际版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

但显然,国际版的亮点不足以扭转全局——整体收入71.9亿,同比下降9%。

规模缩水,盈利也在变差。

爱奇艺第一季度营运利润为2.42亿元,营运利润率为5%,去年同期为12%。非GAAP营运利润利润率从14%降至6%。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降低72.2%。

其实,今年第一季度,爱奇艺的剧集还算不错。云合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爱奇艺剧集总市占率保持市场第一。爆剧方面,爱奇艺有《漂白》《白月梵星》《爱你》,其中《漂白》单集收入位列爱奇艺历史第三,仅次于《狂飙》和《赘婿》。

与此同时,爱奇艺也提到基础会员规模创新高,尤其受到年轻人及低线城市用户青睐,其中相当比例为首次订阅,会员拉新效果显著。

拉新的代价是费用提升,由于市场营销支出增加,2025年第一季度,爱奇艺的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11%,这也是造成爱奇艺利润缩水的重要原因。

剧播得不错,拉新效果也不错,但是收入没起来。原因不外乎老会员续订率差、新的基础会员订阅价格低、订阅时间不够长,看完想看的剧下个月就不续费了。

其实长视频不管是内容还是付费用户数,基本都已经到了天花板。

2021年,上新国产连续剧456部(单集20min以上),同比减少19部;2022年上新国产连续剧414部,同比减少42部;2024年,新长剧备案量、上新量均在缩减,库存剧上新持续增长。

从爱奇艺的内容类资产来看,近几年的增幅也不大,过了靠内容数量扩张的阶段。付费用户数方面,爱奇艺从去年开始不再公布这一指标,腾讯视频2024年会员数量比2023年略有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爱奇艺从两个方面做出改变,一是内容,二是内容创造价值的方式。

二、内容:短=精吗?

娱乐形式多样化、用户注意力持续分散、长剧持续被颠覆传统叙事逻辑的短剧冲击严重,这是爱奇艺不得不面对的内容市场新形势。

爱奇艺的态度也变为拥抱微短剧,打造“长+短”内容生态。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称,影视行业2025年唯一一个关键词就是短。今年开始的变革期非常关键,两年内,长剧经历转型阵痛,微剧靠速度决胜,短剧将出爆款实现破局 。

2024年9月份,爱奇艺正式入局微短剧,上线“短剧场”和“微剧场”。后来,爱奇艺还将极速版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APP。

其中,“微剧场”以1-5分钟竖屏内容为主,内容类型聚焦男女频和银发族群;“短剧场”以5-20分钟的横屏内容为主,涵盖古言、现偶、悬疑多个类型。

当然,爱奇艺的微短剧和早期的爽剧有所不同。

在内容制作上,经典的短剧人物扁平化、剧情粗制滥造,爽点简单粗暴,爱奇艺会更追求剧情逻辑和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在商业模式上,短剧一般会将90%以上的收入用于投流,爱奇艺则是采用高分账的模式,将70%的收入分给内容出品方。在变现方式上,传统的短剧一般采用单剧付费的形式,爱奇艺仍然是会员模式。

龚宇表示,微剧内容库的建设已经达成阶段性目标,目前片库内容储备充足,未来将重点引入更多头部新片,并全力发展自制内容。第二、三阶段将着力通过微剧吸引新会员,特别是渗透率相对较低的下沉市场和高龄用户。

爱奇艺的微短剧策略能有什么样的成效,不好预判。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不会是一场顺风局,仍然可能出现早些年长视频平台之间的缠斗。

在早些年,长视频平台拼内容储备,买版权成为最大的支出项,只要播得多,爆得就多。如今,长视频平台在短剧从粗放、无序转向精品化、有序化发展的节点上,爱优腾芒又开始近身厮杀,储备内容,平台各有优势:你给高分账,我拉长分账周期,他借助电视台优势做文旅短剧和商业定制短剧······

而除了原本的老对手,爱奇艺的微短剧还要和红果、拼多多等平台争用户注意力。

与长剧竞争逻辑相同的是,用户不会因为喜欢的一部剧在特定的平台播出,就成为这个平台的长久用户,除非平台的自制能力、内容能力,真的可以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爱奇艺曾经靠着自制能力打响了“迷雾剧场”的名号,但是由于内容水平不一,迷雾剧场的剧集也会踩雷。就今年播出的《乌云之上》而言,集齐了“女性占C位”“悬疑”“现实主义”“孙俪”“只有17集”多个收视保证,但这部剧高开低走,豆瓣评分刚刚及格。

爱奇艺对于长剧的计划,恰恰是要聚焦“现实主义”“悬疑”“女性向”三大核心类型,做“质量更高、集数更短”的头部长剧。

三、做电商、建乐园,爱奇艺狂抄作业

从去年开始,爱奇艺不再披露订阅会员的规模,奈飞也表示将不再按季报告会员数量,原因都是从关注会员数量转向挖掘会员价值。

目前爱奇艺的会员产品分为基础、标准、高端三个层级,有5款会员产品,包括个人基础会员(带广告)、黄金会员和面向家庭的基础TV会员、白金会员、星钻会员。其中,黄金和白金会员作为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标准产品,是爱奇艺用户订阅的中坚主力产品。

人群分层经营,本就是精细化服务的基础,也是深挖用户价值的基础。

除了在内容观看权益方面,对于深挖用户价值,爱奇艺还有其他设想——依托其丰富的IP、内容生态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打造“内容IP+直播/短视频+电商”的全链路消费场景,开启内容价值与商业价值共生的新篇章。

布局微短剧的目标之一,也是探索在电商领域的机会。

直播电商是内容生态的延伸,尤其是在IP周边、IP衍生品方面很有想象空间,如果是主角来直播间带货,效果可能更好。也可以在微剧中植入商品,让用户边看边买,一键get剧情同款,缩短内容与消费之间的链路。

AI也可以用来卖货。爱奇艺的AI智能助手“桃豆”未来预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通过AI识别剧情自动跳转商品页。

但不管是直播电商还是货架电商,都离不开人货场,爱奇艺只是开拓了新的“消费场景”,用户对这种消费场景的接受度先不提,爱奇艺至少还需要有稳定的供应链、成熟的商品库、专业的达人。

从商品来看,目前爱奇艺提供的商品包括IP周边,会员也可以用积分兑换优惠券购买猫粮、牙线、耳机、护肤品等产品。不过,有不少小红书用户指出,在爱奇艺用积分买到了假货,还有用户提到维权难。

内容平台做电商,除了抖音、快手之外,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的电商业务都挺坎坷的,都面临着“做站内闭环还是纯种草?”“给电商多少流量支持、如何平衡电商与社区氛围的关系?”的拷问。

与爱奇艺做电商最具有可比性的应当是芒果超媒的小芒电商,都是长视频做电商,都没有太多的电商经验积累。

芒果超媒的内容电商板块,在2024年创造了26亿元的收入,但毛利率只有6.1%。

抖音、快手的作业并不好抄。

除了电商之外,爱奇艺还打算在将IP的商业价值延续到线下,宣布将在扬州、开封等地落地爱奇艺乐园,打造以影视主题IP体验为核心的沉浸式线下娱乐空间,包括互动游戏、全感体验、光影空间、VR沉浸演绎等娱乐形式。

只能说,迪士尼的作业也不好抄。

从线上到线下,从会员费、广告费到电商、门票,爱奇艺把IP做成产业链、最大限度挖掘IP价值的思路很清晰,但道路却很难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