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头组合冲击第3个世乒赛混双奖杯 挑战历史纪录

国乒“莎头”组合王楚钦和孙颖莎正冲击世乒赛混双三连冠的历史纪录。这一成就自乒乓球世锦赛设立以来,仅有一对中国传奇搭档王涛/刘伟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过。
王楚钦和孙颖莎的搭档始于2018年,两人从青年赛一路打到国际大赛,被球迷称为“莎头组合”。2021年休斯顿世乒赛,他们以3-0横扫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首次夺得混双冠军;2023年德班世乒赛,两人在决赛中顶住压力,逆转韩国组合林钟勋/申裕斌,实现卫冕。除了世乒赛,他们的成绩单还包括亚运会混双金牌、奥运会混双冠军、全锦赛冠军,并长期霸占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尽管近一年未参加国际混双赛事,他们的积分仍稳居前八。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陷入低谷。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男队颗粒无收;1991年千叶世乒赛,男单、男团接连失利,唯一一块金牌来自王涛/刘伟的混双。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两人顶住压力卫冕成功,同时王涛还与吕林拿下男双冠军。1995年天津世乒赛,男队终于翻身,重夺男团、男单冠军。而王涛/刘伟则完成混双三连冠壮举,成为世乒赛历史上唯一一对连续三届夺冠的组合。国际乒联曾评价:“他们的默契与稳定性,在男队最艰难的时期撑起了中国乒乓球的尊严。”
相比之下,莎头组合所处的时代,国乒整体实力强劲,混双项目的竞争也更激烈。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韩国组合林钟勋/申裕斌、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郑怡静均虎视眈眈。国际乒联技术专家分析:“如今混双的战术变化更快,对手对莎头的研究也更透彻。”
在王涛/刘伟之前,匈牙利组合斯扎巴多斯/梅德扬斯基曾在1930、1931、1935年三次夺得世乒赛混双冠军,但因未连续夺冠,未被计入“三连冠”纪录。国际乒联历史档案显示,双打项目的“连冠”难度远高于单打。自1926年世乒赛设立混双项目以来,仅有王涛/刘伟实现三连冠,连庄两届的组合也仅有6对,其中包括邓亚萍/孔令辉(1995、1997)。
王楚钦的正手爆冲和孙颖莎的近台快攻,构成了混双赛场的“黄金组合”。王楚钦的反手拧拉能直接发动进攻,而孙颖莎的落点控制常让对手难以衔接。2023年德班世乒赛决赛中,两人在1-2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变化发球轮次和加强中远台对抗完成逆转。但隐患同样存在。王楚钦身兼男单、男双、混双三项,体能分配是一大挑战;孙颖莎的女单世界排名第一,多线作战可能影响专注度。国乒教练组透露:“封闭训练中,我们重点强化了他们的接发球套路和关键分战术。”
日本乒协早已将混双作为突破口。张本智和/早田希娜在2023年德班世乒赛失利后,专门研究莎头组合的比赛录像,甚至聘请中国教练模拟战术。日本队总教练渡边武弘公开表示:“多哈世乒赛是我们雪耻的最佳机会。”韩国组合林钟勋/申裕斌同样不容小觑。林钟勋的反手技术被誉为“世界前三”,申裕斌的跑动能力极强。2023年亚洲锦标赛混双决赛,他们曾将莎头组合逼入决胜局。
为防范意外,国乒还准备了替补组合林高远/王曼昱。两人在2023年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击败莎头组合夺冠,被外媒称为“秘密武器”。不过教练组明确表示:“莎头仍是第一选择,他们的经验和默契无可替代。”
国际乒联最新规则显示,2025年世乒赛混双冠军将直接获得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参赛资格。这也意味着,多哈之战不仅关乎历史纪录,更影响奥运战略布局。统计显示,世乒赛混双卫冕成功率不足30%。自2000年以来,仅有刘诗雯/许昕(2015、2017)成功卫冕。若莎头组合夺冠,他们将打破21世纪以来无组合卫冕的“魔咒”,并成为24年来首对三连冠组合。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中,莎头组合以1赔1.5稳居榜首,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以1赔3.5位列第二。体育评论员提醒:“赔率反映的是纸面实力,大赛中的心理波动往往决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