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仨团伙把猪肉浸泡牛肉粉后当牛肉卖 假冒伪劣牛肉案告破

访客 2025-05-06 11:56:50 2314
仨团伙把猪肉浸泡牛肉粉后当牛肉卖 假冒伪劣牛肉案告破摘要: 仨团伙把猪肉浸泡牛肉粉后当牛肉卖 假冒伪劣牛肉案告破!有市民反映购买的牛肉不易煮熟、没有牛肉味且口感不佳,怀疑肉有问题。2023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陆续接到类...

仨团伙把猪肉浸泡牛肉粉后当牛肉卖 假冒伪劣牛肉案告破!有市民反映购买的牛肉不易煮熟、没有牛肉味且口感不佳,怀疑肉有问题。2023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陆续接到类似投诉,随即联合相关部门展开专项治理行动。

仨团伙把猪肉浸泡牛肉粉后当牛肉卖 假冒伪劣牛肉案告破

根据线索,公安机关启动立案调查程序。经调查发现,贵阳市存在三个销售假牛肉的犯罪团伙。这些团伙低价购买猪肉,通过浸泡“牛肉粉”和胶水粘牛角等手段处理后,在乡镇集市上冒充牛肉高价销售。

近日,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白某峰等人涉嫌销售伪劣产品案,法院审理后作出有罪判决。该团伙是三个销售假牛肉犯罪团伙中人数最多、案情最复杂的,也是最后一个被判决的案件。

2023年4月,观山湖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投诉,称在多个集市上购买的牛肉存在质量问题。同年7月10日,市场监管局联合街道办、派出所进行突击检查,检测结果显示白某峰、丁某亮、王某兰等人售卖的牛肉未检出牛源性成分。随后,市场监管局将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组织侦查,逐步锁定三个贩卖假牛肉的犯罪团伙。这些团伙成员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相互之间有亲戚朋友关系,犯罪手段基本一致,都是用猪肉冒充牛肉销售。为使售假行为看起来更逼真,他们还购买少量牛头、牛肉、牛油、牛脚等,将伪造后的猪肉用胶水粘在牛脚上,有时还会将猪肉和少量牛肉混在一起销售。

公安机关掌握大量证据后,集中收网,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并查获若干鲜肉。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肉含有猪源性成分,未检测出牛源性成分。

到案后,丁某高犯罪团伙和王某兰犯罪团伙成员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白某峰团伙中的丁某焰等人也供述了参与销售假牛肉的情况,但白某峰拒不承认,声称自己不知情。

因案情复杂,公安机关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经过进一步侦查,最终确认白某峰才是制作假牛肉的主犯。2024年7月至9月,石某、王某贵、罗某富陆续被追捕归案,并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

2024年3月5日,公安机关将白某峰犯罪团伙、丁某亮犯罪团伙全部成员和王某兰犯罪团伙中到案成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同年10月15日,石某、王某贵、罗某富三人也被移送审查起诉。

检察官审查后认为,白某锋、丁某焰、杨某勇等人通过以猪肉冒充牛肉、猪肉与牛肉掺杂等方式,按每斤25元至35元不等的价格销售假牛肉,共计85万余元。其他团伙成员也分别构成犯罪。

2024年4月至11月,观山湖区检察院就三起团伙案向观山湖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法院作出判决:对白某峰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对其他团伙成员也分别判处不同刑期和罚金。

针对假牛肉流通问题,观山湖区检察院会同公安机关、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到集贸市场、乡镇赶场点进行现场宣传,引导消费者到正规商超和农贸市场固定摊位购买牛肉。今年年初,检察院向相关街道办事处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相关部门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流动摊贩公示营业执照并向消费者出示“溯源码”,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前不久,观山湖区检察院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回访,未发现市场中生鲜肉类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