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酒不服老,跨界融合与创新之道,探寻妙手回春之道
黄酒行业正经历一场变革,传统与创新并存,黄酒尝试混饮、触网、跨界合作,展现出“不服老”的态势,面对市场竞争,黄酒行业如何妙手回春成为新焦点,期待黄酒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受限于品牌形象老化、消费人群断层等问题,近年来,黄酒行业一度陷入尴尬境地。为走出困局,越来越多品牌不再“守着老方子过日子”,开始主动寻求突围。
品类跨界正成为这场突围行动中的重要尝试之一。日前,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正式携手,宣布将共同研发“黄酒+啤酒”联名新品。根据协议,古越龙山成为华润在“黄酒+啤酒”领域唯一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多个层面展开深度协同。
图片来源:古越龙山公众号
事实上不只是跨界,近年来黄酒企业在产品创新、渠道布局与营销打法上也在持续试水创新,试图突破传统黄酒消费地域与人群的双重局限。一场关于“走出去”的行业突围战,正悄然展开。
01 产品突围:内外并举
在黄酒行业谋求突围的诸多路径中,产品始终是绕不开的基本盘。
从酒体风味到消费场景,从包装形象到功能价值,“如何让年轻消费者愿意尝试黄酒”成了当下黄酒企业普遍面对的现实命题。近年来,各大黄酒品牌纷纷围绕产品形象革新展开探索,其中跨界融合与产品创新成为两条较为清晰的主线。
此次古越龙山与华润的合作,就是跨界融合中的一次典型实践。据悉,本次合作将结合华润啤酒在酿造工艺与市场网络上的优势,以及古越龙山的传统黄酒底蕴,共同推出一款“黄酒精酿啤酒”产品。该产品将在口感上融合黄酒的韵味与啤酒的清爽畅饮感,试图满足当代消费者在低度化与悦己型饮酒上的需求。
事实上,这已不是古越龙山首次跨界啤酒。今年上半年,其推出的“精酿黄啤”便以“黄酒底蕴+啤酒清爽”的风味体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数据显示,该产品上市首月便在粤沪浙区域实现了25000箱的订购量,线下订单金额突破1000万元,这或许也为古越龙山进一步发展啤酒业务积累了信心。
其实黄酒与啤酒的跨界也并非孤例。早在今年5月,青岛啤酒便宣布收购即墨黄酒,虽然合作尚未完全落地,但已显示出黄酒行业融入多元酒类生态的意图。
除啤酒之外,古越龙山还尝试过与露酒、咖啡等多个品类的融合。早前推出的“草本一号”陈皮露酒、“草本二号”佛手露酒、“草本三号”霍山石斛特型黄酒琥珀王等,采用了中药材萃取工艺,试图满足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而“状元红咖啡黄酒”,则通过低温萃取技术保留咖啡的焦香与黄酒的回甘,瞄准热爱尝鲜的年轻消费群体。
图片来源:状元红美酒公众号截图
不止跨界,从自身出发进行创新的黄酒产品也在逐渐增多。例如,会稽山推出的“一日一熏爽酒”,便在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上引入低温发酵和气泡注入,开发出酒精度更低、口感更清爽的“气泡黄酒”,深得年轻人的喜爱。慢宋旗下“慢宋经典”则从酒体风味入手,通过轻盈的口感与清新的花果香调,将黄酒的表达向干白风格靠近,口感也更爽口。
还有一些品牌,围绕功能性、文化表达做文章。如中粮孔乙己开发的茴酒产品,强调不上头、不口燥,适合年轻人日常聚会饮用;女儿红推出的“桂花林藏”系列,则尝试用“团扇”元素串联传统节庆意象与现代视觉表达,传递了中式浪漫文化。
可以看到,无论是与其他酒类的跨界联名,还是在酒体、功能、文化上的自我创新,黄酒行业的“改头换面”早已不再是个别品牌的偶发行为,而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02 渠道突围:线上线下
有了“年轻”的产品,也需要“年轻”的渠道。黄酒在产品创新之外的另一项突围,就是渠道革新。
相比传统酒水产品依赖宴席与商超的销售方式,新一代产品不再适配老旧渠道,需要更年轻化的入口来触达目标人群。黄酒企业纷纷重构销售触点,线上拥抱电商直播,线下则抢占更新的消费空间。
以会稽山为例,其主打低度气泡口感的“爽酒”,在销售渠道上也不走传统黄酒的路子。会稽山在2023年专门成立电商销售公司,选用年轻团队独立操盘,逐步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新酒种的数字化打法,瞄准抖音、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通过达人合作和直播转化,迅速将“气泡黄酒”送入年轻人的兴趣池。
搜索”气泡黄酒“结果 图片来源:抖音、小红书App截图
这样的渠道打法也迅速带来实际转化。去年618期间,会稽山的爽酒产品在72小时内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这一数据在今年618再创新高,全网GMV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400%。其中爽酒产品更是包揽抖音“618酒水热卖金榜之黄酒榜”TOP3。
在强化线上转化的同时,会稽山也同步布局线下。2025年上半年,尽管“爽酒”主要依靠线上直销,但公司已明确将2025年作为线下突破的起始之年。会稽山方面表示:“从七月份开始,我们在线下渠道招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关注年轻群体为主的渠道。”
与此同时,古越龙山也在发力线上线下双布局。线上方面,入驻抖音、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方式触达年轻用户。其主力产品“无高低”在抖音平台通过达人合作与自播结合,实现销量爆发。
线下方面,古越龙山也在寻找高频曝光的新场景。今年9月,古越龙山先与中石化合作,将三款产品率先进驻绍兴地区的易捷便利店,覆盖日常消费场景;紧接着又携手绍兴世茂皇冠假日酒店,进入高端餐饮渠道,触达高净值人群。
图片来源:古越龙山公众号
不论是线上直播电商的精准爆发,还是线下便利店与高端酒店的场景植入,黄酒的渠道布局正朝着年轻化、场景化的方向进军。
03 区域突围:走出江浙沪
过去两年,黄酒通过产品和渠道方面的革新,在江浙沪市场重新焕发活力,但全国化的步伐仍显缓慢。
根据2024年行业数据,江浙沪区域依然贡献了全国黄酒销量的75%以上,市场高度集中,区域壁垒明显。黄酒要走出这片熟悉的土地,触达更广泛的消费人群,区域突围成为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下一道关。为此,黄酒企业们开始通过联名合作、场景创新、品牌营销等方式,尝试打开更大的市场格局。
黄酒的全国化首先体现在渠道下沉与线下布局上。近两年,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女儿红等品牌持续加快线下拓展步伐,在全国市场开设品鉴馆、举办品鉴会,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更多外地消费者认识、理解并尝试黄酒。
图片来源:湖南酒公馆公众号
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的合作正是黄酒走出江浙沪的一种尝试。华润在华东地区渠道根基扎实,是本次试点的主战场,依托其全国化的终端网络,包括商超、便利店、餐饮等,联名产品可以快速实现落地铺货。古越龙山也希望借华润的营销能力切入更多年轻化场景,如露营、音乐节、电竞观赛等新兴消费场域,培育黄酒的全新社交属性。
然而想要真正做到破圈、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光靠线下渠道还不够。黄酒想走出江浙沪,也需要配合营销传播品牌声量,消费者在哪里,品牌的声音就得出现在哪里。
在这方面,古越龙山和会稽山都已先行一步。2025年“7·9”节期间,古越龙山发起“干杯新黄酒”全民任务,活动上线期间,精酿黄啤销量突破50万瓶,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6亿次,打入年轻人社交舆论场。
图片来源:古越龙山公众号
会稽山则以爽酒为主力营销产品,联动拥有4000万粉丝的@MR-白冰、酒类达人@拉飞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形成高频触达,同时发起“一日一熏挑战赛”,鼓励用户以气泡黄酒为基底调配各类特调,引导UGC自发传播。
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黄酒走不出江浙沪”不是地理问题,而是心理边界问题。黄酒想要实现全国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黄酒企业必须做好“三年市场教育”的心理准备——先让年轻人愿意晒,再让他们愿意买,最后才是愿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