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警惕历史被玩具化,731毒气实验室不应成为儿戏般的玩具

访客 2025-10-04 18:47:30 3817
近日,有关731毒气实验室被制作成玩具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历史不容儿戏,更不能将历史当作积木随意拼凑,731毒气实验室是二战期间进行惨无人道实验的罪恶场所,其历史背景及影响极为严重,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尊重受害者的遭遇,不能以此类事件来轻率对待历史的真相和记忆。

历史不是可以任意拼装的积木,更不是用来博眼球的噱头。日前,某购物平台上一款名为“731毒气实验室益智拼装积木”的玩具引发争议。该款玩具共有8小盒,包装盒上均标注了“铭记历史”字样,还显示具有“爱国教育情感启蒙”“军事主题历史还原”等特色。

这样一款玩具的出现令人不安。虽然商家声称这是为了“铭记历史”和“爱国情感启蒙”,但更有可能的是,原本严肃的历史被“游戏化”。孩子们在玩这种玩具时,可能不会意识到背后沉痛的历史,而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娱乐。花花绿绿的卡通形象和奇形怪状的“实验道具”可能会扰乱孩子的历史认知,使他们认为那段历史并不“可怕”“晦暗”或“严肃”,反而像“过家家”一样轻松愉快。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最大解构和扭曲。

因此,将历史与玩具轻佻地结合是不合适的,尤其是考虑到玩具面向的对象是孩子。玩具的设计不应仅追求猎奇式的包装与营销,还需考虑能否传递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用娱乐的方式触碰惨痛的历史,不仅有悖于对历史亲历者的尊重,也可能削弱社会对历史记忆的守护。当商业逐利触碰到民族伤痕时,应当有所敬畏与克制。

平台也应对此进行反省。目前该玩具已经下架,但此前的一些标签显示其销量颇高,影响已经造成,平台下架实属后知后觉。这说明平台对于类似商品的审核仍存在漏洞,对于一些剑走偏锋的玩具缺乏敏感。因此,平台有必要建立更严密的审核机制,在特殊时间节点提前预判违规情形,优化审核机制,明确平台规则,防止这类猎奇荒唐的玩具上架。

此次事件对于广义的历史教育也是一种启示。就像之前的所谓“手撕鬼子”抗日神剧也曾引发众怒。本该严肃对待的历史被过度娱乐化、猎奇化处理,结果不仅削弱了教育的意义,反而让观众和孩子在轻浮的氛围中淡化了历史的沉重感。这样的“再创作”,无论是影视还是玩具,都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甚至让人失去对历史应有的敬畏。

对历史的铭记应当选择严肃的场景、运用合适的方式、尊重真实的历史,从而真正唤起共鸣,形成深刻、严肃的历史态度。希望类似事件成为一个警示:历史不是可以任意拼装的积木,更不是用来博眼球的噱头。玩具设计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面对下一代时更加谨慎,而不是任由“创意”信马由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