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北大教授俞孔坚生态探索之路的未竟之谜,最后的影像与探索的起点

访客 2025-09-25 11:12:55 7557
俞孔坚教授生前致力于生态探索与研究,其最后的影像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探秘精神,他追求的生态探索尚未完成,便不幸离世,其坠亡前的影像,似乎预示着他还有更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他的离世令人痛惜,但他的研究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的生态探索之路虽未竟,但他的影响将长久延续。

北大俞孔坚教授坠亡前最后影像:我的探秘,才刚开始 生态探索未竟。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在一次坠机事故中不幸去世,享年62岁。当天,他的个人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一段最后的影像。视频中,身穿红色T恤、背着斜挎包的俞孔坚感叹南美潘塔纳尔天然湿地正一步步被牧场吞噬。视频结尾,他提到“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

这段三分钟的Vlog记录了俞孔坚的行程。他在飞行20多个小时并驱车6个小时后,踏入被誉为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园——潘塔纳尔天然湿地,探索海绵地球的真谛。视频通过航拍展示了湿地的美景,俞孔坚解释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肺,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储存洪水,滋养生命。

夕阳下,牛仔驱赶上千头牛群的画面出现时,俞孔坚指出,牧场正在一点点吞噬这片水乡。曾经是无数动物天堂的湿地,如今已经被围栏切割,被牧场取代。这里表面宁静,却暗藏危机。“尘土与余晖交织成一幅壮丽而悲怆的画卷,这片乐园正悄然改变。”视频中,俞孔坚短暂自拍出镜,在牛群扬起的尘土中跟在牛仔身后。最后,他与其他几名同行人员合影,并表示:“地球之肺在美洲深处,它的命运牵动着全球的生态平衡,而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时,人类还能从哪里获得生存的希望。”

不少网友在视频评论区悼念俞孔坚,称他的激情与无畏曾给无数景观学子带来慰藉。有学生表示,俞老师是现代风景园林的奠基人,一直很欣赏他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难以接受他的离世。公开消息显示,与俞孔坚同机的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以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他们乘坐的小型飞机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地区的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无人生还。俞孔坚此行是在潘塔纳尔地区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

俞孔坚的学生回忆说,他带动了中国景观设计学的发展。多位业内人士也发声缅怀。一位学生悲痛地写道,今年有幸上了俞老师的最后一期乡村规划课,没想到三个月后竟是天人永隔。另一位学生表示,虽然与俞院长接触不多,但他在开学典礼上非常亲切,为学院贡献巨大,是中国景观设计学的骄傲。社交平台上,从事园林设计或建筑行业的业内人士纷纷表达了对俞孔坚教授的敬仰和怀念。一位景观设计从业者称,硕士在读时研究方向是海绵城市,参考过俞教授的论文,他是业界重要的指路明灯。

资料显示,俞孔坚是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7年回国后,他致力于国土生态安全和城乡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方法,在250多个城市实践并向全世界推广,成果获多项国际大奖。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