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浙江老板遭遇剧本杀骗局,黄金损失达250万元,步步惊心的操控受害者揭秘

访客 2025-09-21 15:26:29 959
浙江某老板遭遇剧本杀骗局,被骗走价值高达250万元的黄金,骗子精心策划,步步惊心操控受害人,最终让这位老板陷入骗局,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调查此案,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防范类似骗局的发生,此事再次提醒人们,在商业交易中要保持清醒头脑,谨慎行事,避免上当受骗。

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一环扣一环地展开。从假称社保卡涉案,到要求每日汇报行踪,再到以“法院保管”为名诱骗受害人兑换黄金,最终通过“特派员”暗号交接。浙江瑞安的张先生在数日内一步步陷入骗局,价值250万元的黄金也被不法分子骗走。

2024年6月24日,张先生向瑞安警方报案,称其遭遇连环骗局。诈骗分子冒充温州药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其在北京某医院大量购买国家管控安眠药,需注销其社保卡。张先生半信半疑之际,又有诈骗分子伪装成“民警”主动联系,要求他购买新手机、注册新账号,并向所谓“队长”每日汇报行踪。为取得信任,该“民警”甚至“提醒”张先生谨防被骗,并建议其将银行存款兑换为黄金,“交由法院保管”。

同年6月21日,张先生携带250万元黄金前往指定酒店,通过暗号对接,将黄金交给了一名“特派员”。当他按要求向“特派员”敬礼时,这份“仪式感”让他彻底放下戒心。

得手后,诈骗团伙迅速启动销赃链条。当晚,“特派员”便将黄金带至义乌,通过暗号交给沈某、杨某夫妇。6月23日晚,沈某、杨某驱车赶往深圳,在某地下停车场以一元纸币编号为暗号,将黄金转交吴某甲。吴某甲随后按姑姑吴某乙指示,将黄金转卖至金店,获取250万元赃款并转入廖某账户。为掩盖资金来源,廖某将款项拆分为“货款支付”“债务清偿”等多种名目,试图“洗白”赃款。

2024年6月25日至7月1日,这起诈骗案中参与转移、销赃的5名下游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但在侦查阶段,全部嫌疑人均辩称“不知黄金是赃物”,案件一度陷入“零口供”困境。瑞安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细致审查卷宗后,发现诸多漏洞:三次黄金交接均使用暗号,遮遮掩掩极不合常理。廖某声称与“卖家”仅为“网友”,但“网友”在未收定金情况下,轻易将数百万元的黄金交给廖某,明显有悖交易惯例。廖某的银行账户曾因多次流入赃款被冻结,理应具备更高警惕性,却仍“天真”地接收“网友”的可疑财物。吴某乙两次让侄子吴某甲撤回发给她核实的黄金实拍图,沈某夫妇所谓“赴深圳考察金店”却当日往返,均明显不符合正常行为逻辑。

通过恢复电子数据、梳理通话记录与转账链路,检察官完整重构了涉案人员沟通、交接、销赃的全流程。最终,除一人外,其余4名被告人均认罪悔罪。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冻结廖某及其亲属名下多个账户,成功追回167万余元。审查起诉期间,检察官多次对沈某、杨某及吴某乙开展释法说理工作,促使三人主动退赔42万余元,并取得被害人谅解。检察机关协调公安机关持续追踪资金流向,冻结多级关联账户。经瑞安市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廖某、沈某、吴某乙、吴某甲、杨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至七个月不等,并处相应罚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今年2月,最后一笔资金被追回,该案实现全额挽损。截至目前,250万元被骗资金已全部追回。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