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访客 2025-09-21 15:46:26 31206
享界S9T成功将小众产品推向爆款,市场表现稳定,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和良好口碑的积累,享界S9T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跨越,证明了其产品的独特魅力和高认可度,这波操作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稳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一台旅行车在国内稳了。搁以前,脖子哥就算是吹牛都不敢这么吹。

可就在两天前,享界的新车 S9T做到了。

30.98 万起售,提供了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在人们的一声声惊叹和余承东的一次次爆梗中,定位在鸿蒙智行旗舰 9 系的享界 S9T ,只用了 72 小时就获得了 10000 个订单。

要知道,中大型豪华轿车的台柱子:奔驰 E 级和宝马 5 系的月销也就只有8 千台左右。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它三天卖出了超过人一个月的订单,谁跟我说国内市场对旅行车不感冒?回答我!

搁以前,除去资深的瓦罐粉,大伙对旅行车的评价就是经典的 " 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 " 。所谓的旅行和瓦罐车,也大都销量平平,搞得旅行车比 MPV 还小众。

结果呢,隔壁享界 S9T一上市,人们发现冷门的其实压根不是旅行车本身,而是没有对味的产品。

所以享界 S9T 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能让这么多用户激情下单呢?

单看产品本身,享界 S9T 做得最好的地方,我觉得是它撕掉了传统旅行车们一直以来华而不实的标签。

要知道,油车时代的瓦罐思路放在国内,就跟能打电话的平板电脑似的,看似兼具了手机和平板的功能,但定位很尴尬。

它们理应作为轿车和 SUV 的合体,拥有灵活的操控和过人储物能力。但事实上,国内市场旅行车却变成了轿车和 SUV 缺点的集合。不仅因为离地间隙不够无法适应国内复杂的路况,同时因为车身更大更重,也没有比 SUV 灵活多少。

那为啥又有很多自称 瓦罐粉 的车迷还是对旅行车情有独钟呢?

因为它们真的很好看啊!

抛开各种利弊不谈,真的有人可以拒绝旅行车这样又优雅又有力量的设计吗?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所以在我看来,国内市场的旅行车们本质上和海报里的超级跑车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好看,但不实用,也只有最忠实的拥趸才会拥有。

这也是享界 S9T 这回打破的最大的刻板印象,旅行车不能只是好看。

为了补全传统旅行车在各个方面的短板,它愣是往车里塞了成堆的黑科技。按理来说非常重要的比例和设计,在它的身上,却只是最后的锦上添花。

而这种 本末倒置 的思路,却正是享界 S9T 最有特点、也最不可替代的部分。

传统旅行车通过性不强?S9T 就直接掏出尊界大哥同源六合一全域融合架构的华为途灵平台,直接拥有了 50mm 的车身升降行程,通过性堪比 SUV。

但不要觉得途灵平台就是升高个底盘这么简单,通过高精度的路况分析和快速悬架调节,它还能提供远超大部分轿车的舒适性。

这种舒适性和通过性既要又要的思路,是此前的旅行车上完全没有的。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要知道,绝大部分汽车的舒适性,其实都是靠悬挂系统吸收路面震动来实现的,是个被动工作的过程。

而享界 S9T 通过协同车上的六个大域,让不同硬件之间做到了信息和功能的互通。就和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可以主动地去适应路况。

反映在底盘上,就是通过招牌的智能车身协同控制功能,享界 S9T 在行驶的时候,可以先通过感知系统提前知道前方路面的坑洼和起伏,再快速调整好适合的悬架阻尼和刚度,保证车身在开过路面的时候不晃动。

这就跟用上了主动降噪的耳机体验可以吊打传统耳塞耳机似的,在对路况有了提前思考的能力以后,享界 S9T 的舒适性对传统旅行车基本就是降维打击。

试想一下,同样是在戈壁滩穿越,朋友们的车都因为坑洼的路面开的七扭八歪,而你的享界 S9T 却像在坐魔毯一样悬浮在路面上,画面也是非常科幻了。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什么?你说传统旅行车又重又大不好驾驶?长途开着还累?

em...享界 S9T 用上了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第一梯队的辅助驾驶能力我就不多说了,现在还支持全国 50 万个停车场之间一键直达,省心又省力。

毕竟旅行车就是用来远途旅行的,上千公里的路程,有辅助驾驶帮忙再好不过。

并且原先开车得瞻前顾后,生怕蹭着磕着。现在在全维防碰撞 4.0的帮助下,享界 S9T 即使是遇到盲区障碍物、倒车有落差、道路太狭窄的情况,也能被及时的提醒和干预,大大降低了碰撞风险。

也因此,传统旅行车尺寸大不好开的短板就也被享界 S9T 解决了。

这时候再回过头看大家最关心的配置水平,就能发现它的不可替代性在哪了。

因为舒适的旅行车有,通过性好的旅行车有,性价比高的有,配置豪华的当然也有。

可把这些全都集合在一台车上的,享界S9T 独此一家。

在全新华为途灵平台之外,带着鸿蒙智行旗舰 9 系的头衔,享界 S9T 不仅提供了 SUV 级的空间,还有电动车门、Nappa 真皮、副驾零重力座椅、25 扬声器音系统等 6 个鸿蒙 9 系的旗舰配置,外加 6 个享界 S9T 独有的、和尊界同源的豪华配置。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也就是说,在 30 万级这个只能够到传统豪华品牌入门中型车的价位,享界 S9T 却可以让人们在 Nappa 真皮的包围下,在宽敞的车内半躺着享受 7.1.4 环绕声、观看 32 寸高清巨幕投影,感受 ALPS 健康座舱带来的纯净空气。

放眼整个市场,这个价位,应该没有第二台车有这能力了。

所以一句话总结这台车,那就是它有着旅行车的形态,却摆脱了传统旅行车华而不实的刻板印象。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由享界 S9T 率先定义的、独立于轿车和 SUV 之外,又一个符合国人口味的全新品类。

当然,相比于产品本身,鸿蒙智行在品牌层面对享界 S9T 的支持和重视,我觉得才是人们真正选择这台车的底气来源。

说白了,车稳品牌更稳。

毕竟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只会盯着配置看了,车企的家底有多厚、造车的态度如何、甚至有没有倒闭的风险,都会在下单掏钱的时候仔细考虑。

为了打消人们对于这样一个新产品的顾虑,鸿蒙智行从产品官宣一开始,就已经给到了享界 S9T 足够的资源。

亮相阶段,余承东跑去了内蒙古,自己出演了享界 S9T 的宣传片。上市阶段,享界 S9T 成了尊界 S800 之外唯一享受独立发布会的车型,发布会上余承东更是一直在强调 S9T 是自己一定要做的产品。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而就在享界 S9T 公布上市价格的前一天,华为和北汽一起宣布,把双方的合作全面升级成 车企 + 华为科技全生态 的战略共同体。

会基于享界品牌打造专属的团队、研发资源、制造与供应链体系、双质检体系和渠道网络这五大体系。

大伙应该也都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把造车卖车从立项、研发、制造、质检和售后的全流程都包括进去了,每个环节华为和北汽都会深度的协同,让人们享受到北汽数十年的造车底蕴加上华为的尖端科技带来的双保险。

北汽这头甚至还喊出了 All in 享界 的口号,启动了 200 亿专项的资金保证享界研发。

而这,就是为了从根上打消人们选车买车的顾虑。

就比如说很多人担心订车以后拿不到车,本质上就是因为工厂的产能和收到的订单匹配不上。

而当专属的制造和供应链体系建立之后,工厂的产能将优先给享界 S9T 让路,供应链也会优先保证生产享界 S9T 需要的各种零部件,属于是一路开足了绿灯。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也是因此,享界 S9T 这回几乎做到了上市即交付。

再比如人们会交车之后的品控不稳定,很多用户甚至是刚提新车不久就发现了不少小问题,本质上是因为装配和质检的不细致。

而在拥有专属的双质检体系后,每一台享界 S9T 从生产到下线都有两双极其严苛的眼睛盯着,就跟一张考卷有两个老师批改一样。

能出品的,就只有高分卷了。

上头的产品和品牌因素加起来,我觉得正是人们最在意的,一个车企对于产品和用户的态度。

几年的新能源淘汰赛打下来,过程里虽然每隔几个月就能看到顶着各种第一的新车上市,但在产品迭代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售后还有可靠性的问题出现。

这说明市场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真正的需求、汽车工业原本应该恪守的标准,重要性却在慢慢降低。

享界S9T,小众逆袭爆款,市场表现稳如磐石

享界 S9T 的出现告诉人们:

原来不用夸张的设计就能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原来新品类的诞生其实并不需要牺牲用户的用车体验,原来传统车企的造车底蕴和新势力的创造思维,还是有符合人们需求和口味的融合方式的。

我觉得这算是给如今的行业趋势提了个醒,也有着不小的标杆意义。

而我也有种强烈的预感,从享界 S9T 开始,旅行车在国内,可能再也不会是一个小众产品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