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韩外交部回应300人被拘捕事件,盟友信任危机浮现

访客 2025-09-06 15:21:25 521
韩国外交部对近期发生的300人被拘捕事件表态,表示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同时盟友间的信任危机开始浮现,外交部强调,韩国政府重视与盟友间的合作关系,将努力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此次事件引发外界对韩国与盟友间关系的担忧,信任危机的浮现可能影响地区合作格局,韩国外交部将继续与相关方沟通,寻求妥善解决方案。

美国佐治亚州布莱恩县的现代-LG合资电池厂,本应成为美韩新能源合作的典范,却因一场大规模突袭成为舆论焦点。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在数月调查后,一举拘捕了450人,其中300名韩国籍人员涉案,导致刚结束友好峰会的美韩关系骤然降温。这场号称“国土安全部史上最大规模单一地点执法行动”,表面上是打击非法移民,实际上暴露了美国“要投资却卡签证”的政策矛盾,也让盟友间的信任裂痕浮出水面。

被捕的300名韩国人中,包括现代工程的资深工程师和LG能源的技术骨干,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非法移民”,而是企业为推进电池厂投产派出的短期技术团队。这些人员多持电子旅行授权(ESTA)或B1商务签证入境,前者允许90天短期停留但禁止工作,后者仅适用于商务考察,均无法覆盖现场技术指导的工作属性。这种“签证错配”的根源在于美国对韩企投资的矛盾态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吸引现代与LG投资建厂,要求年底前投产以抢占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却严格限制专业技术签证配额,导致企业不得不采取变通措施。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涉案工厂是佐治亚州重点招商项目,当地政府曾承诺提供全方位支持。如今执法部门突然出手,且事前未通过外交渠道通知韩国政府,这种做法让韩国外交部直言“遗憾且难以接受”。被拘捕者中无一是现代或LG的直接雇员,多为分包商派遣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为了保障工厂按时投产。美国一边催促韩企加速建设,一边用严苛执法打断生产进程,政策逻辑显得混乱。

这场突袭的时间点格外敏感。就在一周前,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在白宫与特朗普举行“气氛友好”的峰会,双方承诺深化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合作,现代集团甚至当场宣布追加对美投资。短短几天内,美国就用一场大规模拘捕回应韩方的投资诚意,这种操作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不满。韩媒直言:“我们带着投资而来,收获的却是同胞被戴上手铐的画面。”

韩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反应,紧急派遣驻美总领事赶赴现场,成立应对小组为被捕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同时通过美国驻韩大使馆提出严正交涉,强调“韩国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得受到不当侵害”。但美方的态度依旧强硬,国土安全调查局亚特兰大负责人Steven Schrank明确表示,行动针对“非法雇佣和严重联邦犯罪”,拒绝透露是否存在政策考量。这种各执一词的局面,让本就脆弱的美韩同盟再添裂痕。若执法行动导致工厂投产延期,不仅会影响美国新能源供应链建设,还可能让其他韩企对赴美投资望而却步。

涉案工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现代与LG合资的核心电池项目,其计划年产20GWh电池,供应北美市场的电动汽车厂商,包括现代旗下的ioniq系列和福特、通用等合作车型。300名技术人员被拘捕,直接导致工厂建设陷入停滞。这些人掌握着电池生产的核心工艺,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者。有分析师预测,若问题无法快速解决,工厂投产时间可能推迟3-6个月,美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信任的崩塌。韩国是全球电池产业的核心玩家,LG新能源、三星SDI合计占据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此次事件后,三星SDI已紧急评估在得克萨斯州工厂的员工签证情况,考虑调整技术人员派遣模式。对于美国而言,想要实现“新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离不开韩企的技术与投资;但如今用粗暴执法对待韩方技术人员,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