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砍半期限翻倍!花样年祭出史诗级债务重组方案,背后暗藏三大杀招
利率减半,期限翻倍,花样年提出史诗级债务重组方案,该方案背后隐藏着三大杀招,旨在解决债务问题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该方案通过调整债务条件和结构,旨在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该方案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公司积极应对和妥善解决,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00至200字之间。
2025年8月4日,香港联交所的电子屏上跳出一则公告,花样年控股的股价在0.073港元的低位微微震颤。这家曾风光无限的百强房企,用近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债务马拉松——最新公告显示,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已获得34.9%债权人的点头认可。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依然下跌1.35%,仿佛在提醒人们:这场自救战役远未到终局。
时针拨回2021年10月4日,花样年一笔2.06亿美元的票据违约,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彼时公司信誓旦旦承诺"保交付、保员工",却在随后三年里陷入更深的泥潭:2024年中期收入暴跌71%,年度亏损扩大至83亿,账上现金不足以覆盖利息支出。但正是这种绝境,催生了堪称教科书级的债务重组博弈——2023年启动重组至今,方案历经7次延期,利率从14.5%的"高利贷"压降至3%,票据期限拉长到9年,连控股股东曾宝宝都押上600万美元劣后借款,承诺"最后买单"。
最新重组方案藏着精妙的设计:债权人可在三种选项中任选其一。选择短期票据+可转债的组合,相当于给企业争取到2031年前的喘息期;押注长期票据则要承受更长的资金锁定期;而全转股的方案,实则是将债权人的身份置换为股东。这种"自助餐式"选择,折射出花样年团队的谈判智慧——既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又为长期发展保留弹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选项都附带严苛条件:每1美元债务仅兑付0.2-0.6美元本金,剩余部分直接豁免,这种"砍头息"式的重组,将债务压力转化为股权稀释的阳谋。
当行业龙头万科都在高呼"活下去",花样年的求生之路更具启示意义。其重组方案中暗藏三个行业信号:其一,房企融资成本进入"3时代",较2021年高峰期直降80%;其二,债务展期普遍拉长至9年,反映现金流修复周期被拉长;其三,控股股东注资采用"劣后级"安排,这种风险共担机制正在成为境外债重组的新范式。但隐患依然存在——即便重组成功,公司仍要面对交付量萎缩、毛利率下滑的困境,83亿的年度亏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