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zqbcyol

靠卖资产扭亏,现金流三年失血11亿:天铁科技的百亿市值有多虚?

zqbcyol 2025-07-29 10:24:33 16
天铁科技靠卖资产扭亏,但现金流三年失血达11亿,百亿市值存在虚高质疑,公司面临经营压力,通过出售资产暂时缓解困境,但长期现金流问题亟待解决,投资者需警惕其市值背后的真实情况,进一步关注其业务稳定性和盈利模式,摘要字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准确概括了文章内容。

  天铁科技(300587.SZ)的控股股东王美雨正悄然抽身,这一动作不仅揭示了公司内部潜藏的危机,也折射出其主营业务的持续下滑、新能源业务的失败转型以及财务管理的失序。作为一家曾经专注于轨道工程橡胶制品的制造业企业,天铁科技近年来试图通过跨界新能源领域实现增长,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如今,公司正处于债务高企、现金流枯竭、主业疲软的多重夹击之下,而实际控制人的减持更是为这家企业敲响了警钟。

靠卖资产扭亏,现金流三年失血11亿:天铁科技的百亿市值有多虚?

  王美雨作为天铁科技的第一大股东,持股7.55%,其减持计划一经披露,便引发市场强烈反应。他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这一行为在资本市场看来,往往意味着公司前景堪忧,掌舵人开始“弃船逃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美雨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持有公司21.03%的股份,其中高达59.34%已被质押,质押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12.48%。这意味着,一旦股价下跌触及平仓线,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

  天铁科技的主营业务长期依赖于轨道交通建设。作为轨道结构减振产品、嵌丝橡胶道口板等橡胶制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铁、重载铁路等领域。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基建投资节奏放缓,天铁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下滑。2021年,其轨道工程橡胶制品业务营收为10.73亿元,到2022年和2023年分别同比下滑26%和62%,仅为7.98亿元和3亿元,2024年虽略有回升至4.65亿元,但依旧远低于2021年的水平。三年时间,营收几乎腰斩,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已陷入持续衰退的泥潭。

  为了提振业绩,天铁科技寄希望于新能源业务的转型。2018年,公司以2.82亿元收购昌吉利60%股权,2021年又以2.32亿元收购剩余40%股权,累计投入5.14亿元,试图通过锂化物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一战略不仅未能带来预期收益,反而成为吞噬现金的黑洞。昌吉利2024年营收虽达到9.42亿元,但净利润却亏损6052.68万元;2025年一季度更是亏损1743.9万元,半年内亏损近8000万元。更严重的是,昌吉利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9.34%,净资产仅剩1.61亿元,若亏损持续,净资产转负只是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昌吉利的运营风险也在不断暴露。2025年6月,因蒸汽供应商设备故障,昌吉利被迫停产,原定1个月的复工计划一再延期,暴露出其对单一外部供应商的过度依赖。供应链的脆弱性不仅影响生产节奏,更反映出公司在产业链控制能力上的严重缺失。

  在主营业务和新能源业务双双遇挫的背景下,天铁科技的财务状况也日益严峻。公司连续三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2022年至2024年累计失血11.3亿元。尽管2025年一季度短暂转正,但同比仍下降80.89%。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35.95%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56.68%,逼近60%的警戒线。流动比率从2.82降至1.64.现金比率更是从0.98骤降至0.27.显示出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天铁科技货币资金加应收票据合计仅为4.41亿元,而短期借款高达7.08亿元。这意味着,公司账面可用现金远低于即将到期的债务,若无法及时回款或获得融资,将面临流动性危机。

  然而,在主业失血、财务承压的背景下,天铁科技却仍高调宣布投资14.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改性石墨负极材料项目,计划于2026年6月建成投产。这一决策在外界看来无异于“在流沙上建城堡”。在新能源材料行业普遍陷入“生产即亏损”的困境下,天铁科技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支撑这一庞大项目,令人高度怀疑。

  天铁科技2024年年报看似“扭亏为盈”,实则充满水分。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1.36亿元,同比增长41.69%;净利润1520.42万元,同比激增102.33%。但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2024年仍亏损4803万元,2023年更是亏损6.27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连续两年未能实现真实盈利。其所谓的“扭亏”主要依赖资产处置收益5440.25万元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274.91万元。注册会计师指出,这种通过甩卖资产与会计调整实现盈利的做法,实为“财技”操作,无法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能力。

  综上所述,天铁科技正面临多重危机的叠加:主营业务持续萎缩、新能源转型失败、财务杠杆高企、现金流枯竭、管理层减持套现……种种迹象表明,这家公司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王美雨的减持计划,无疑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前的天铁科技,已经不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而是一个需要警惕的“雷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识别风险、规避陷阱,或许比追逐短期涨幅更为重要。

  编辑有话说:

  天铁科技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困境的一个缩影。从轨道工程橡胶制品到新能源锂化物,天铁科技的每一步看似都在追逐风口,实则缺乏系统性的战略思维与风险控制能力。在主营业务萎缩、新能源业务失败、财务结构恶化的多重压力下,公司已深陷泥潭。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管的减持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不安情绪。在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天铁科技的未来充满未知。对于投资者而言,理性判断、审慎决策,或许是当下最好的应对之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