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PPP项目追债到徐良被警示,*ST花王跨界汽车一波三折

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花王”)走到了一个决定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
这家2016年登陆上交所主板的江苏省首家上市园林企业,曾因PPP项目回款纠纷、前实控人肖国强内幕交易等问题,陷入困境之中,企业已经连续五年亏损,陷入退市边缘。
控股股东破产重整背景下,半导体行业出身的徐良接盘,成为新实控人,并推动公司跨界收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因信披违规遭监管警示。
接下来,公司能否完成转型、跨界,还有待观察。
1、林园龙头到退市边缘
*ST花王曾经拥有过辉煌时刻。
*ST花王的创始人是肖国强,他出生于1970年,拥有冈比亚共和国永久居留权。1990年,肖国强毕业于埤城职业中专学校并留校任教,1992年开始创业从事鲜花贸易和销售业务。
2003年4月,肖国强创办了*ST花王的前身江苏花王园艺有限公司,以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为主业,业务涵盖景观设计、施工及苗木种植。此外,公司通过承接生态修复和城市改造项目崭露头角,逐步积累行业知名度。
在肖国强的带领下,2016年8月26日,*ST花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江苏省首家上市的园林企业。
上市后的*ST花王通过并购郑州水务等企业,将业务延伸至水利工程、环保等领域,形成了“园林+市政+环保”的多元化布局。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
2018年1月,*ST花王中标了韶山市美丽乡村建设PPP项目(以下简称“韶山PPP项目”),公司将提供给排水工程与生态治理工程、民居改造工程、市政交通工程、景观提质改造工程和综合管线迁改工程等服务。项目合作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其中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13年。
图 / *ST花王公告
同年8月,公司披露,为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该项目总投资从8.24亿元调整为4.1亿元,工程建安费用约3.5亿元。
这份与政府合作的PPP项目本来可以给*ST花王带来多年的稳定收益,中途却产生了变故。
2023年9月,*ST花王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起,韶山PPP项目累计投资超3.7亿元,但政府因未完成审计、未支付可行性缺口补贴,导致资金无法收回,*ST花王向韶山市人民政府等提起诉讼要求返还投资及收益4.8亿元,并要求赔偿损失3.4亿元。
韶山市政府于2023年12月出具承诺函,原则同意提前终止韶山美丽乡村PPP项目。截至2024年6月,公司在公告明确表示:“双方结算工作已接近尾声”。
除此之外,肖国强还陷入了内幕交易风波。
2021年2月,肖国强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
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认定肖国强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通过三个账户交易公司股票,合计获利879.02万元。最终,证监会责令肖国强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879.02万元,并处以2637.07万元罚款,合计3516.09万元。
风波不断的*ST花王,业绩也一落千丈。
2020年至2024年,*ST花王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64.08万元,同比下滑42.46%;归母净利润亏损8.13亿元,同比下滑345.44%。
图 / Wind(单位:万元)
2025年一季度,*ST花王同样没有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4.30万元,同比下滑71.76%;归母净利润亏损1048.98万元,较去年同期收窄51.84%。
从韶山PPP项目投资受阻、肖国强内幕交易导致的治理信任危机,再到连续五年归母净利润的亏损,都在宣告着这家曾经的园林龙头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2、实控人变更,业绩承诺压顶
由于*ST花王的控股股东花王集团债务逾期且诉讼缠身,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无法如期归还,因此公司只能“另谋出路”,开始重整。
2024年11月,公司披露《重整计划》。公告显示,因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经债权人申请,镇江中院于2022年5月决定对*ST花王启动预重整;2024年9月,镇江中院裁定受理了公司重整。
截至2024年10月25日,*ST花王已确认329笔债权,确认数额共计10.8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产业投资人苏州辰顺浩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苏州辰顺”)等支付5.08亿元受让*ST花王3.77亿股股份,该笔资金用于支持公司债务清偿、补充流动性及业务转型。
图 / *ST花王公告
2024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苏州辰顺取得*ST花王1.62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后总股本的18.51%,苏州辰顺成为*ST花王的控股股东、徐良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式接过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轮”。
图 / *ST花王公告
徐良是浙江博蓝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蓝特”)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博蓝特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MEMS智能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
成为*ST花王实控人之后,徐良也背负着较大的业绩压力。
徐良和苏州辰顺等产业投资人对*ST花王承诺,2025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4亿元以上,并启动注入新质生产力方向相关资产的工作。2026年至2028年,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均达到5亿元以上,3个会计年度合计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不足部分由产业投资人以现金补足。
为了完成这些业绩承诺,徐良一刻都不得松懈。
3、转型汽车领域,徐良“口无遮拦”被警告
面对2025年4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目标,徐良很快开始了转型的动作。
2025年3月,*ST花王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安徽尼威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威动力”)55.5%的股权,交易预估价为6.66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尼威动力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ST花王,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徐良,尼威动力将成为*ST花王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图 / *ST花王公告
尼威动力专注于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燃油箱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具备从产品设计、测试验证到规模化生产的全套业务体系,客户包括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大通等在内的整车厂商客户。
其中,尼威动力与理想汽车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23年底,理想汽车旗下理想L6车型开始量产,尼威动力是该车型的高压燃油箱系统独家供应商。
在此背景下,*ST花王希望通过收购尼威动力进军新能源领域,实现业务转型。
2024年,尼威动力的总资产达到4.4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净利润6995.34万元。
图 / *ST花王公告
与此同时,尼威动力承诺,2025年至2027年,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口径下归母净利润合计金额不低于3.2亿元。
图 / *ST花王公告
若此次交易顺利完成,尼威动力或将会扭转*ST花王持续亏损的窘境,公司也能从传统工程承包商向新能源高端制造,实现跨界。
然而,刚刚成为*ST花王实控人的徐良,就因为“口无遮拦”惹来监管的注意。
2025年3月26日,有媒体报道,徐良在出席相关会议时,称公司将重点布局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司拟注入的资产尼威动力将与实际控制人旗下半导体传感器业务实现协同。公司未来拟与实际控制人旗下半导体产业板块开展合作。
当天中午,公司紧急发布公告澄清,徐良目前及近期均无注入半导体资产的计划。此外,截至目前,公司没有与徐良旗下的半导体产业板块的合作计划,而且收购尼威动力尚存在不确定性。
图 / *ST花王公告
受此消息影响,一天之内,*ST花王股价经历了“过山车”式变化。3月26日早间,其股价早盘一度涨停,不过午后跳水,当日最终收跌1.37%。
同一天,上交所发布公告显示,在半导体、新能源等相关概念处于当前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时期,*ST花王实际控制人徐良对外发布公司不实信息,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鉴于此,上交所对徐良予以监管警示。
图 / *ST花王公告
眼下,两大关键战役已箭在弦上,既要让传统市政工程业务维持基本盘,又需尽快完成对尼威动力的收购整合,徐良的压力可见一斑。
未来,这家昔日园林龙头能否借新能源东风逆风翻盘,还是会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彻底沉没?答案或许唯有时间能揭晓。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