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战国子弹库帛书漂泊海外79年今归国 珍贵文物终回家

访客 2025-05-18 14:05:48 3945
战国子弹库帛书漂泊海外79年今归国 珍贵文物终回家摘要: 当地时间5月16日晚,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完成装箱,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从美国首都华盛顿直飞北京,预计于北京...

当地时间5月16日晚,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完成装箱,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从美国首都华盛顿直飞北京,预计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3时50分左右抵达北京。

战国子弹库帛书漂泊海外79年今归国 珍贵文物终回家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批国之瑰宝流失海外79年后终于回归。

以往我国追索历史上流失的文物通常在文物进入拍卖或捐赠环节时采取行动。而这次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的回归,是我国通过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主动追索国际公约无法适用的历史流失重点文物的成功案例。基于扎实完整的证据链和中美两国间的共识,经过多轮磋商,美方最终同意将这两卷帛书退出馆藏并返还中国。

在国际博物馆界,为确保入藏文物的合法性,通常会对文物的来源进行系统性梳理,即溯源研究。近年来,我国在流失文物追索工作中开始采用溯源研究,并注重流失文物流转过程的系统调查。

据了解,二战后国际社会尝试通过国际条约防止文物被盗掘和非法跨境交易,并促进返还原属国。目前主要有“1970年公约”和“1995年公约”。但这两个公约对公约生效前流失的文物没有溯及力。例如,2014年被非法出口至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2019年被拍卖的消息传出后,我国立即展开追索并于当年成功追回。然而,这两个主要的国际公约对我国追索历史上非法流失的文物显得力有不逮。

2014年我国主导通过了《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这是中国首次在文物返还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性规则。

“五行令”以五行配三十节气,每行为六个节气、七十二日,注重方色配物,即五行分别搭配的方位、颜色等,曾流行于先秦和两汉。“攻守占”则讲攻城、守城的方向宜忌和日辰宜忌,文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转圈抄写在帛书的四面,上有若干标注干支的红折角。

据悉,“五行令”和“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