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爱“貂”,当代东北青年爱上始祖鸟

东北人有着自成一派的审美体系,但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于“东北式时尚”还残存着过去的刻板印象。
作为东北人,我们不会否认“大金链子小手表”时期的存在,也无法忽视奢侈品夹包配长貂在十几年前的火热程度。
只是眼下还生活在东北的东北人,时尚审美早已经被洗牌过几轮。
东北人向来不掩饰自己对于品牌和标志性单品的崇拜,倒退些年头,关于貂皮的款式、长短、拥有数量,的确是东北人亲戚朋友之间见面比拼的硬杠。
在很长时间里,东北人的确对庞大且繁杂LOGO的衣服情有独钟。而到了今天,在东北本土早就没人崇尚浮夸穿着。东北人的时尚审美也趋向了全国统一,唯独有一样时尚偏好留了下来:对品牌的崇拜。
问当下在东北穿什么最有面子,答案集体指向同一个户外品牌:始祖鸟。
鸡架子,为啥能征服东北年轻人
始祖鸟在东北年轻人中上身的密集程度,已经比本地考公的报名人数还要多了。
都说在东北出门吃席,一桌10个人里至少有7个都要套上件始祖鸟。
如果生活在东北的时间久了,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家也并不仅仅会在吃席、宴请和相亲时穿件始祖鸟装点门面。逛街、出游、上班通勤,迎面走过来的人,左胸前也有个明晃晃的鸡架子。
深入东北人的社交场合中,身上穿始祖鸟的人总会互相打量试探,并在适当的时间节点问一句“哥们衣服哪买的?”
东北始祖鸟门店一向火爆
按理来说,一个小至几千,外套上万,主打性能外形简约的户外品牌,单凭款式和风格来说,并不是东北人一贯会喜欢的风格。
过去能在穿搭层面构成东北顶流品牌,无一例外都遵循浓LOGO重彩,花色图案越复杂越有“排面”。
男穿Gucci女穿香奈儿,LV老花系列能平等俘获所有爱穿东北人,性格低调一点的东北男士,会选择带有领口带有Burberry经典格纹的立领衬衫。
这些奢饰品在东北地区门店分布并不多,相对来说,基本每个万达广场都有的BOY LONDON就更容易成为大众的首选。
BOY LONDON和纪梵希,是当之无愧的东北人经典皮肤,在那几年,走进任何一个东北个体服装城,卖得最好试穿最多那几款,大多都有奢侈品品牌的明显水钻标志。
虽然上身的是否都是正品还有待考量,但永远别低估一个东北人在装点自己上有多舍得花钱。
有实力的东北大哥,从来不忌讳被认定为暴发户,并会对这三个字衍生出坦诚并带有褒义的自我解读:说明咱有钱。
如果要深究一下原因,是很多东北人信奉,钱要花在刀刃上,更要花在明面上,这两者之间总能画上个等号。
而到了今天,哪怕是再下沉的东北城市,都几乎没有人采用浮夸风格的日常穿搭。连60、70后的东北大姨,都会在“为啥不穿貂?”问题下回复一句“这年头谁还穿貂。”
貂皮在东北人心中早就不再是稀缺品,一件好羽绒服要比貂皮贵很多。没人再研究深貂、浅貂、獭兔毛,冬天更值得关心的,是聚会中亲戚新买的加拿大鹅刺绣标枫叶有没有连上。
东北人审美核心,在近几年里从“显富”升级成了“真富不用显”,于此同时,心里还多少保留着对品牌和标志的崇拜。
始祖鸟的出现,精准切中了东北人的消费痛点:贵、低调、有面。
好不好看都是其次,更大的重点是看谁在穿始祖鸟。过去浮夸单品能为东北人供给的情绪价值,始祖鸟都能给,且是“体面低调版”。
和各大奢侈品牌一样,始祖鸟在东北本地的门店并不多,且常常缺码断货要看店员的脸色。
因此,谁能买到始祖鸟正品经典款经典色“成功上鸟”,也能作为“有钱有面”的另一种辅证。
始祖鸟崇拜,包括给汽车贴上始祖鸟标志
尤其当始祖鸟升级为“体制内·私服版行政夹克”后,更是把一件衣服推向不一样的定位。
眼下,已经没人能阻止东北人的始祖鸟崇拜。
东北新三宝:三箭、两树、骨头鸟
东北语境中,有正事儿,是对一个年轻人的极度夸奖,是形容一个人稳定且有前途的别称。
在过去想要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正事”需要在谈话中探敲听音,在表象审美层面,并没有明确的辨别方式。
到了现在,一件是始祖鸟就是最明显的标识,始祖鸟相当于体制内“私服版·行政夹克”。
东北体制内的男版标配是始祖鸟、华为折叠屏&配套华为手表和迈腾。女版标配是lululemon、萨洛蒙、看着就工费不低的古法黄金手镯,日常苹果和三星flip折叠屏混用,一个生活一个工作。买下这些成套装扮,就像小时候买的玩具套盒里男娃娃必须配公文包,女娃娃必须配高跟鞋。
一切消费折射的都是批量人的价值体现,圈内也衍生出了自成一套的穿衣玄学,“三箭、两树、骨头鸟”在需求之下诞生。
几个标志,就让人眼前浮现固定的几张脸
按体感来说,能适用于户外场景的薄外套,未必能抵御东北地区的严寒。但在用意上,户外品牌也代表“风雨不侵”,拥有和踩小人袜子一样的同等功效。
我身处体制内的发小,在面对“黑龙江冬天穿始祖鸟冷不冷”的问题时,坦然解答:穿这个的不太需要到户外活动,都是从一个停车场到另一个停车场。
品牌LOGO之下暗藏的都是对于仕途的渴望,在圈内的口耳相传中,常见“科级蓝”“处级灰”“厅级黑”的职级隐喻。
但到了眼前,始祖鸟已经被穿成新北面羽绒服了,热衷户外品牌的东北消费者也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向户外品牌其他产品延伸扩展。
迪桑特箭头向下被赋予“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职场奉献式解读,有面子不失体面。
“两树”可隆LOGO的两棵树可以被拆解成6个向上箭头,公务员的步步高升箭头,价格稍低一点,有人说是更低调防止和领导撞款,在另一个东北年轻人圈层里,也流传着“穿始祖鸟可能是为了装,穿可隆是真考上了”的说法。
不是所有人的始祖鸟都会是真的,尤其到了今年,又开始涌现“抢打出头鸟”的说法,于是高调前半生的东北人,正在想尽办法在“品牌消费”和低调内敛中寻找平衡点。
“商务鸟”开始成为新一代体制内的新宠。
走进始祖鸟门店,一件标价1万6的羽绒服,翻来覆去都找不到鸡架子标志,只有懂行的人,才会在挂起来的时候,看到那一行小小的“veilance”。
无论什么圈子,都注定会有人追求小众,民鸟、商务鸟之外还有军鸟。
过去想要在职场内互相暗较个高低,还要比车比房比地段,现在大家集体面对跳水的房市,说不明白该不该买的新能源,最终还是选择在穿搭上多下点功夫。
当一线城市人们在时尚认同中还在努力靠拢“老钱风”和“静奢风”的时候,东北人在冲锋衣和户外品牌中,努力寻找着另一种务实版的时尚心法。
永无休止的品牌图腾崇拜
东北体制内对始祖鸟的偏爱,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比起东北人为什么这么爱始祖鸟,更让很多人困惑的,是东北人挣多少能舍得买始祖鸟?
这个问题,要问东北体制内的年轻人,能得到的回答多半是:挣得越少,穿得越真。
不夸张的说,在今天,一个成功上岸的体制内年轻人,在东北家庭中的地位可以算得上位列仙班。
结合体制内工作在东北人心中的特殊性,连同家里长辈都会如何打扮自己上,给出消费建议和时尚指导,有多少初入职场的东北小孩都听过家里那句“一个月挣这么两个钱啥也不够干的,别买破烂,不如整件贵的。”
大家对始祖鸟的狂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消费行为,演化成一场关于身份、圈层的无声博弈。衣襟上的LOGO就是隐形的投名状,体制内人未必会全穿始祖鸟,但也阻挡不了品牌成为特定群体的符号。
东北人早已在户外品牌中,开辟出一条极具地域特色的生活哲学:用最直给的单品,完成自己的身份叙事。
东北年轻人对于始祖鸟,也更接近一种图腾崇拜。不论穿的始祖鸟是真是假,都是对于精准社会角色的向往。
没上岸的人哪怕花2000买下一件始祖鸟抓绒衫,心理莫名其妙地也会贴近目标许多。
东北体制内衍生出的“劳务派遣男孩”常常掌握始祖鸟高仿的一手消息,不知道自己的岸在哪但是接近,穿上件高仿也能达成一种心理上的以假乱真。
东北人最擅长践行人靠衣装马靠鞍的原则,披上一件始祖鸟夹克,总能立刻接洽冥冥之中的一种身份认同感。
东北人愿意承认自己“好面儿”,并且这种情况也不只出现在东北。
纵使年轻人之间广泛流行“上班恶心穿搭”,在各个线级的城市里,也总有人在认真经营职场穿搭潜规则,处在什么职位平见什么人,总固定要拥有一些单品充充门面,外在形象和收入、实力、能力挂钩,一切和跆拳道晋升的白黄绿蓝红黑带一样严谨。
穿戴也的确是一个人自我身份认同的最直观表现,如同《白莲花3》里的精英白男连在自杀前都要穿着DUKE大学的文化衫。
始祖鸟里,也藏着东北人的显性身份和隐性焦虑。在公务员报考人数连年登顶的东北,一件冲锋衣的象征意义,也早已超越服装范畴。
当“成功上鸟”已经被赋予和“成功上岸”相近的含义,消费符号就成了最易得的代餐。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