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董小姐在她一作的论文里负责翻译 学术之路引争议

访客 2025-05-02 14:44:22 2226
董小姐在她一作的论文里负责翻译 学术之路引争议摘要: 在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被举报的风波中,一位名叫董某莹(下称董小姐)的规培生卷入其中。原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肖某的妻子在举报信中提到,肖某的婚外情对象之一就是董小姐。董小姐本应去脊柱...

在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被举报的风波中,一位名叫董某莹(下称董小姐)的规培生卷入其中。原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肖某的妻子在举报信中提到,肖某的婚外情对象之一就是董小姐。董小姐本应去脊柱外科轮转,但通过“特权”继续留在了胸外科规培,引发了其他医生的不满。

董小姐在她一作的论文里负责翻译 学术之路引争议

据调查,董小姐目前已不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规培,现职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培阶段)。随着桃色新闻发酵,董小姐不平凡的医学之路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新型八年制(4+4)项目,在短短四年时间内成为一名医学博士。

这名医学博士参与发表了多篇跨学科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她在三年内参与发表了11篇跨学科论文。她的学术之路从经济学到医学的跨界之旅始于中国医学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协和医学院创建了新型八年制(4+4)医学教育试点班。该模式旨在从全球高水平大学中遴选思想成熟、情怀高尚、多科背景、成绩优异的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入学,为中国的新医科建设和全民健康实践作出贡献。

正是借助这一教育模式,董小姐成功从经济学转行到了医学领域。然而,她的学术之路与众不同。作为内科学专业的学生,她的导师却是骨科领域的专家邱贵兴院士。这种跨专业的师承关系在医学领域极为罕见。一位临床医生表示,基础医学层面学的是内科学专业,导师是骨科领域的专家,毕业后又从事泌尿外科的工作,这种跨专业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方式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生,仍有待观察。

董小姐在医学领域的学术成果令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查询到有北京协和医学院背景的董小姐参与发表的英文论文共有9篇,时间集中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涉及骨科、妇科、放射科、泌尿科等多个领域。在这些研究中,董小姐并非通讯作者。其中四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董小姐参与的这四篇研究中有三篇是关于《膀胱癌诊疗指南》的研究,均发表在《UroPrecision》上。这三篇研究显示,董小姐参与了中文指南翻译成英文的工作,且名字位列在作者第一位,但研究亦指出,董小姐与其他两位作者都作出了同等贡献。

此外,董小姐还参与了一篇关于材料研究的论文,题为《集成 NIR-II 荧光生物成像、光动力免疫治疗和光激活化学治疗的自牺牲可降解伪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另外,她还参与了两篇骨科研究,其中一篇题为《基于 CT 的三维术前规划与原发性髋关节全关节置换术的醋酸酯模板的比较》,发表在《骨科手术》上,通讯作者之一是邱贵兴。

从董小姐参与发表的中文研究来看,主要有两篇案例研究,涉及消化科。一篇发表在2021年的《中华医学杂志》上,另一篇发表在2022年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上,通讯作者均为北京协和医院的吴东。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小姐发表的11篇论文中,有9篇是在她毕业前完成的。根据公开信息,协和医学院(4+4)医学教育试点的课程设置包括第一年的基础医学阶段课程梳理,第二年的临床见习前置,以及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临床实践。对于2019年入学的董小姐来说,2022年和2023年是她的临床实践时间,多数论文也诞生在这个期间。

董小姐的学术成果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质疑。一位医学领域的专家表示,实习生在转科时时间都不太长,所以对于研究项目来讲,最重要的是项目研究参与者的稳定性,任何一个项目研究都不太可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此外,转科的医学生大多是非科室所属专业的学生,如果因为转科而被作为该领域研究论文的作者,这是对科学的玷污。事实上,即便是规培生期间,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更多规培生投入了医疗工作中,不会有太多时间投入到项目研究中。

有关实习阶段的跨专业学术论文是否涉及医学领域的学术不端或权力干预,仍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也对医学教育制度和公众信任造成了冲击。董小姐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医学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既要鼓励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也要坚守学术规范和教育原则。协和医学院的4+4医学教育试点班为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和监督,以确保医学领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医学从业者都能坚守职业操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守护公众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