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关税如何加剧美国经济困局 政策空间收窄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3%。这一数据凸显了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并导致企业与消费者信心下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表示,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GDP负增长标志着经济从扩张期进入衰退期。经济活动萎缩将进一步影响就业、企业盈利和个人收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在财政方面,美国赤字和债务螺旋也面临巨大压力。2025财年首季联邦赤字超过7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9%,债务利息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超过10%,未来可能超越国防成为第二大支出项目,进一步压缩政策空间。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美股大幅低开,科技股领跌,市场波动性上升,投资者信心受挫。美元地位受到挑战,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各国加速减持美债,增持黄金和其他货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面临结构性挑战,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政策调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全球贸易和供应链需要重构。美国的一些传统贸易伙伴正加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推动区域供应链多元化。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速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货币政策分化。欧洲央行可能降息,日本央行可能加息,新兴市场可能面临外汇风险,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也可能加剧,美国可能陷入滞胀性收缩。
美国一季度GDP的负增长是短期政策冲击和长期结构性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重塑全球经贸规则的催化剂。如果这种关税政策持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重塑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未来需关注系列动态以应对潜在的经济与政治风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指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核心困境主要源于进口激增导致的贸易逆差扩大。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3.5%,高于市场预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年经济的预测趋势相符。这些数据反映出美国经济正面临“低增长+高通胀”的矛盾局面,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显著挑战,特别是极大地压缩了政策操作空间。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年内仍会降息,但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上半年降息可能性已大幅降低。二季度,美国经济形势将面临更大挑战。大规模关税措施预计在二季度落地实施,这可能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同时抑制经济活动,使经济更加趋冷。在物价上涨与经济活动趋冷的双重压力下,美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