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被网红侮辱丑化模仿,这一次,杨坤不再沉默开始了反击! 维护名誉底线

访客 2025-04-25 14:10:09 7478
被网红侮辱丑化模仿,这一次,杨坤不再沉默开始了反击! 维护名誉底线摘要: 被网红侮辱丑化模仿,这一次,杨坤不再沉默开始了反击! 维护名誉底线!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引发了广泛争议,杨坤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攻击。他是最早回应刀郎新歌争议的艺人之一,在评论区表...

被网红侮辱丑化模仿,这一次,杨坤不再沉默开始了反击! 维护名誉底线!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引发了广泛争议,杨坤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攻击。他是最早回应刀郎新歌争议的艺人之一,在评论区表示网友的某条评论说对了。

被网红侮辱丑化模仿,这一次,杨坤不再沉默开始了反击! 维护名誉底线

与此同时,杨坤因起诉搞笑博主“四川芬达”而陷入舆论风波。“四川芬达”曾因模仿杨坤被起诉。尽管该博主发布了道歉视频,但杨坤并未接受其道歉,反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此前有建议他与“四川芬达”合作,但他未采纳。杨坤解释称,之前未回应是因为诉讼正在进行中,希望法律能做出公正裁决,而不是在网络上“带节奏”。随着事件发酵,他不得不站出来回应。

杨坤表示一直对模仿持开放态度,从未起诉过模仿者,因为他知道公众人物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冒犯”。但“四川芬达”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底线,其模仿视频不仅侮辱丑化了杨坤,还带有低俗内容,甚至通过直播敛财。杨坤强调,他起诉的是那些打着娱乐旗号的“网络施暴者”。

尽管“四川芬达”曾试图和解,但在道歉后又发布含沙射影的视频进行道德绑架,这让杨坤感到寒心。他希望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公众人物的底线,鼓励创意模仿,反对以伤害他人为代价的“流量生意”,呼吁网友共同抵制恶意营销和违规引流行为。

从法律角度看,模仿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对原表演者形象造成贬损或用于商业获利,则可能构成侵权。汪峰和刀郎也曾因类似问题起诉过模仿者并胜诉。杨坤的行动表明,模仿有底线,不能以伤害他人尊严为代价。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