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贸易吃亏论”站不住脚 服务贸易顺差巨大

特朗普执政期间,频繁使用关税手段,实施激进的关税政策。美国政府声称巨额贸易逆差让美国“吃亏”,但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的文章《美国是贸易大赢家》揭示了真相:美国不仅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受益者,在服务贸易领域也占据绝对优势。“贸易吃亏论”并不成立。
服务贸易涵盖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及旅行相关服务等多个领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消费者为海外朋友寄送礼物时使用了运输服务;观看海外电影享受了娱乐文化服务;远程学习英语则使用了教育服务。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3%。美国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有服务贸易顺差,2024年顺差总额近3000亿美元。在高附加值服务领域,美国的优势更为明显,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许可费年收入逾1440亿美元。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支撑起410万个高薪岗位,平均时薪较制造业高出25%。仅以货物贸易逆差断言“美国吃亏”显然不合理。
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员德德克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会伤害美国民众。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是为了提高本土制造业的价格竞争力,促使制造业回流,但这是一种对供应链过于简单化的理解。现代供应链非常复杂,商品往往在未完成状态下进口,然后在美国进行最终组装。提高关税会导致未完成产品的进口成本上升,使得在美国生产的制造商更加困难。
波兰众议院议长霍洛夫尼亚表示,波兰不会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而屈服。据波兰政府估计,相关关税政策将尤其打击汽车行业,该行业占GDP的8%。波兰汽车市场研究所主席杰维茨基指出,美国关税政策首先打击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进出口关税会直接影响美国民众,他们不得不购买更贵的汽车。美国本土汽车使用的零部件约40%到50%为自产,其余来自其他国家,因此关税政策会增加生产成本,推高售价。
加拿大经济学家柯马克表示,美国希望通过高关税来振兴制造业的想法不切实际。加拿大的木材行业受到冲击,美国建筑业同样受到影响。关税增加了建筑成本,推高房屋价格。重建制造业的想法在过去可能有效,但在全球互联互通的今天,背弃自由贸易只会损害全球经济繁荣。
在全球供应链高度耦合的背景下,任何一记贸易重拳最终都可能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