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深圳徒步者再次失联,望郎归呼唤归途!

访客 2025-10-22 09:37:05 1105
深圳一名徒步者再次失联,地点位于著名的徒步路线“望郎归”,目前具体情况尚不清楚,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这是近期深圳徒步安全问题的又一警示,提醒广大徒步爱好者在户外活动时务必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发生意外。

深圳又一徒步者失联。

阴霾再笼罩:70 天前遗骸寻获,如今又一人失联 5 天

深圳大鹏半岛的“望郎归”,那几块形似盼夫女子的巨石,曾因360度海景成户外热门地,却在两个月内接连蒙上悲伤——10月18日,失踪70余天的贵州男子蔡某遗骸刚被寻获,10月21日,另一名徒步者钟某军的失联已迈入第5天。

“求大家帮忙转发!我舅舅已经5天没消息了!”自称钟某军外甥的网友“小伊某”在社交平台急发求助信息,配图里的钟某军面容清晰,可如今,他的身影只停留在监控画面的两分钟里。


截至发稿,家属与单位仍在山间搜寻,红星新闻私信求助者希望了解更多细节,却始终未获回复——沉默的对话框背后,是一家人悬到嗓子眼的心。

23000 步的独行路:监控捕捉最后两分钟,3 瓶水后身影消失

梳理钟某军的行踪,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藏着揪心的线索:

10月16日上午10点多,他的身影出现在杨梅坑停车场,没人知道此时的他已做好徒步“望郎归”的准备;

根据微信步数推算,他大概率沿鹿咀科考线上山,23000步的数字,意味着他在山间走了近一整天,身上穿的黑色作训服,成了亲友辨认的关键特征;

最关键的画面定格在当天中午12时45分至47分——“望郎归”第三观景台的监控里,钟某军走到卖水的保安身边,买了3瓶水,随后转身离开。可就是这短短两分钟后,他像被山间雾气吞没,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镜头里。


“他没结伴,也没开户外软件。”当地知情驴友的话更添焦虑。没有同行者的提醒,没有定位记录的追踪,唯一的信号线索指向西涌到天文台之间——这片山海交织的区域,成了寻找钟某军的唯一方向。

“望郎归” 的美景与险途:深圳最东端的 “打卡地”,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为何“望郎归”屡屡发生意外?这片位于大鹏半岛南澳镇,连接杨梅坑村与东涌村的路线,因“深圳最早看日出”“360度无遮挡海景”成网红徒步点,可美景背后,是复杂到让老驴友都警惕的地形。


“看着近,走起来绕,很多岔路没标识。”熟悉当地的驴友解释,“望郎归”紧邻大雁顶,部分路段需穿行密林,遇到雨天,泥土湿滑易打滑,且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一旦偏离路线,很容易陷入“叫天不应”的困境。70天前遇难的蔡某,便是在这片区域失联多日后被发现——美景与危险的交织,让“望郎归”成了户外圈里“又爱又怕”的存在。

5天搜寻不停:家属的求助与全网的牵挂

“小伊某”的求助信息在户外群、社交平台传开后,不少驴友自发加入搜寻队伍。有人整理“望郎归”路线的岔路图,有人分享往年救援经验,还有近期去过的网友标注“信号强”“易迷路”的点位,希望能给搜救队提供线索。


“哪怕只有一点希望,也不想放弃。”一位参与搜寻的志愿者说,这几天他们沿着西涌到天文台的路线反复排查,逢岔路就喊钟某军的名字,可山间只有风声回应。钟某军的家属更是日夜守在山脚,手机里存着他的照片,逢人就问“有没有见过穿黑作训服的男人”。

截至10月21日,失联已超120小时,山间的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搜寻难度也在增加。但无论是家属的坚持,还是网友的接力,都在传递着同一个期待:希望钟某军只是暂时迷路,能在某个清晨,从山间走出来,回应所有牵挂。

户外安全警钟再响:独行的风险,不该被美景忽视

“望郎归”接连发生的意外,再次敲响户外安全的警钟。资深驴友提醒:前往未开发或小众徒步路线时,务必结伴而行,提前在户外软件注册行程,随身携带应急物资与通讯设备,遇到岔路及时标记——“美景可以等,但生命不能赌。”

此刻,深圳大鹏半岛的山间,搜寻或许还在继续。我们期待着钟某军失联的第5天,能传来好消息;也希望每一位户外爱好者,都能把“安全”放在首位,让“望郎归”不再只与“失联”“遗憾”关联,而是真正成为能安心欣赏日出的地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