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本地生活赛道进入组团作战时代

访客 2025-10-21 17:10:56 69670
本地生活赛道已经进入“组团作战”时代,各大平台纷纷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共同争夺市场份额,这一趋势的出现,标志着本地生活服务的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也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平台通过组团方式,共同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这一时代的来临,将推动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互相需要。继外卖大战之后,这一次,互联网巨头们将本地生活战场搬至地图之上,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合纵连横”。

9月10日,高德发布“扫街榜”,通过用户真实出行数据形成榜单,从“出行工具”一跃而成“本地生活向导”,打响了阿里到店争夺战的第一枪;9月20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试点到店,同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上线,目前此项目于上海、深圳、嘉兴三城试点。

团购业务上线后,阿里以地图为流量入口,打通线上线下,进军本地生活的战略意图已清晰可见。

面对阿里的野心,百度地图推出“AI去·榜中榜”,正面迎战高德。此外,抖音生活服务发布“心动榜”,小红书则推出了“小红卡”,全面加入战局。

与高德扫街榜一样,百度地图“AI去·榜中榜”也是基于真实出行数据产生。不同的是,百度在几年前与大众点评进行了合作,再加上百度与携程口碑榜达成合作,“爱去榜”页面就整合了三大榜单:百度自主生成的“AI去榜中榜”、大众点评榜、携程口碑榜。用户点击即可分别跳转至美团和携程,串联了地图、本地生活、酒旅等服务。

本地生活赛道进入组团作战时代

高德扫街榜数据,图/高德地图官方微博

这场由地图引发的入口之战,表面是本地生活流量入口的争夺,或将成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格局重塑的契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本地生活竞争将从单个APP的同维竞争,转向“生态协同之战”,AI算法、组织协同、流量效率、用户口碑等都将成为影响增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01 百度进军榜单江湖,是防御也是必要

作为赛道内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注定是此消彼长。正如百度和高德这一对老对手,从地图争夺、智能驾驶到本地生活布局,二者在业务上重合形成的竞争从未减少过。

回顾地图APP20年发展史,百度地图曾凭借搜索引擎的流量红利坐稳王座。只不过近几年,高德地图的势头也很猛。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网民使用最多的地图App依次为高德、百度,占比分别达到46.17%、36.96%;同时QuestMobile发布《2025全景生态流量秋季报告》也在佐证,截至8月高德去重月活为9.62亿,百度地图去重月活则是5.94亿。

在互联网世界,用户规模即是商业化的基石。作为我国头部地图应用,高德与百度地图也都承载着集团对本地生活的野心。

只不过两者在本地生活领域此前的表现都不算亮眼。

百度财报中已不单独披露百度地图业绩表现,而是将其更多地渗透于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更核心的业务线中;高德则分属于阿里集团本地生活序列,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三季度才实现首次盈利。

这一次,高德推出的“扫街榜”,直接将阿里与百度之间的竞争拉到了生态的维度。

阿里希望借助高德近8亿月活的高频入口属性,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串联起餐饮酒旅、娱乐购物等消费决策环节,实现对本地生活服务的“全维渗透”。

本地生活赛道进入组团作战时代

高德扫街榜,图/高德官方APP

因此,即便是出于防守的目的,尽可能避免用户规模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百度方面必然也要有所行动。

只不过百度选择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纵连横”。

本地生活赛道进入组团作战时代

AI去·榜中榜,图/百度官方APP

要知道光有流量不足以构成业务闭环,还需要核销的手段。高德地图本背靠阿里体系,自然能成为“流量中枢”,通过出行这一刚需场景,顺滑地将用户导流至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决策环节,同时为淘宝闪购、飞猪等成熟业务来提供支撑。

相比之下,百度自身早已剥离O2O业务,缺乏实现交易闭环的能力。此时寻求外援成为其破局的必要选择,其实,美团与百度的合作,早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携程也是酒旅领域,百度最理想的盟友。

在美团眼中,今年以来,阿里系频繁将“手”伸到本地生活的蛋糕上,从外卖大战、即时零售到到店业务,战火就没有停过。

之于携程,随着阿里大淘宝生态搭建,旗下飞猪将能依托阿里会员体系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力,携程不得不警惕阿里生态所带来的潜在威胁。

对于百度而言,推出“AI去·榜中榜”,既是提高地图打开率的必要之举,也是进军本地生活的良好契机。

流量流动起来了,既能提升用户规模与粘性,也能拓展流量变现新渠道。对几个巨头来说,都是一个合算的生意。

02 阿里组合拳,让竞争对手不得不警惕

从此前的外卖大战到如今借高德拓展本地生活生意,阿里的目标明确,在流量增长见顶、电商赛道日趋拥挤的背景下,通过将线下消费数字化,将在单独APP转化协同作战的“阿里生态军团”,构建一体化消费生态,夺回互联网经济的主导权。

而高德地图“扫街榜”推出之后,阿里的本地生活板块已形成清晰的双线作战结构:

线上,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对应“到家”业务,正在跑通即时零售的增量逻辑;线下,高德和飞猪对应到店业务,扫街榜在本地生活服务里引爆用户规模;而淘天则承担“指挥中枢”,负责整体资源配置与组织协同,确保各业务线在统一战略下高效运转,同时通过庞大的VIP会员体系为各大板块提供用户支撑。

本地生活赛道进入组团作战时代

图/阿里巴巴微信公众号

在这一体系中,高德的角色变化尤为关键。

随着“扫街榜”上线,高德从纯粹的导航工具,升维为阿里生态中至关重要的“生活服务入口”。这一转型背后,是对线下商业三要素——流量、口碑与场景的系统性重构:

在流量端,高德凭借近8亿月活,是阿里生态的一大流量入口和场景触发器;在口碑端,平台可以通过LBS数据与AI能力,构建出一套能够被用户取信的榜单体系,解决点评的真实性问题。

在场景端,扫街榜解决“去哪吃”的决策痛点,团购业务打通“怎么买”的交易链条,烟火好店补贴降低“消费门槛”,商家免费入驻政策则从供给侧确保丰富性、让用户“有的选”。

由此,高德逐渐蜕变为生活消费一大流量入口: 在线下,高德地图的价值从“如何到达”跃迁至“去哪里”、“做什么”;线上,高德配合超级APP的整合营销,反哺到到店到家、或是与飞猪等业务协同上,形成流量与转化的闭环。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位消费者若想去旅游,定好目的地之后,使用高德“扫街榜”,就能找到对应美食、景点和酒店。

随后可以使用高德导航出行,或在高德平台上打车,最后更可能利用飞猪订餐或买票;倘若不想出门,还能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将上线团购业务,点当地美食,需求随时满足。

再或者消费者在淘宝闪购上下单完成后,弹出“附近热门餐厅五折券”,即可在高德导航去商场时,推送“附近满减活动”,付款时,支付宝可以自动叠加团购券,用户更省心,粘性也更高。

在一个大消费平台,一个统一的会员系统体系之下,一个用户可被多次触达,流量效率更高;而当商品、服务、履约、支付都绑定在一个体系内时,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也更强。

就目前来看,阿里的最终航向是成为AI驱动型消费平台,其底层是强大、开放的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层则承载着万物到家的消费场景。

本地生活中的消费数据对AI业务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其每一次搜索、每一笔订单、每一条骑手的轨迹,都在帮助阿里优化其AI模型。

这些数据反哺并锤炼着阿里云的AI能力,让阿里对用户偏好、本地生活消费习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更贴合现实商业场景,从而吸引更多外部客户使用阿里云的服务,形成“数据-算法-体验”的正向循环。

这套逻辑之下,阿里将从竞争维度从“功能竞争”拉到了“生态竞争”。

03 本地生活之战中,美团和携程需要什么?

从竞争态势来看,本地生活赛道竞争势必一场持久战。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到2025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线上渗透率将有望增至30.8%,增量空间巨大。

组团作战背后,映射出本地生活赛道正从“单一业务竞争”升级为“生态体系对抗”的新阶段。

不过细看之下,美团与携程需求各有不同。

美团的是作为赛道头部平台的守擂。一方面,阿里、京东在本地生活赛道步步紧逼。

美团这些年与百度地图的合作相当于开辟了“第二战场,通过接入“爱去榜”,美团获得了百度地图5.94亿月活用户的流量入口,特别是那些带有明确消费意图的高价值用户。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美团以更低成本获取增量用户,更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在主战场应对阿里与京东的双线攻击。

而携程加入“复仇者联盟”似乎更急迫一些。

一直以来,酒旅行业格局常年稳定,携程稳居第一,能力综合、供给强大,交银国际2024年预测,携程市场份额为56%。据携程财报显示,2025年Q1毛利率高达80.44%,净利率34%,2024年毛利率81.2%,2023年81.25%,长期稳定在80%上下。

不过近两年,携程患上了焦虑症。一方面,酒旅行业步入了供给过剩、增长疲软、供需都在结构性变化的变动期;另一方面京东高调宣布进军酒旅市场,阿里将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步步紧逼,内外部变量共同作用下,互联网平台做酒旅的玩法可能会加速改变。

本地生活赛道进入组团作战时代

携程《车窗里的欧洲》活动,图/携程官方微博

对携程而言,与百度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借助百度地图的导航流量入口,通过高品带低频的方式,吸引本地生活服务场景下的潜在用户,找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增量流量。

综合来看,各个巨头都需要寻找新的增量,同时也需要筑高城墙,单打独斗,不如合作共赢,未来,本地生活赛道联合作战的态势是可预见的,在这次硝烟越来越浓的战争里,谁也不能落后。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