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民企并购热潮,结构优化两大主线引领增长
上市民企并购活动活跃,并购量和额双双上升,推动结构优化,两大主线引领并购热潮,一是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二是多元化战略和资源整合,这些并购活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0月20日,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亿道信息是一家民营智能电子产品及方案提供商,计划通过收购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成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一并购动作体现了A股市场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潮。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首次披露的138起并购重组案例中,超过六成有民营上市公司参与。专家表示,在“并购六条”等相关政策支持下,并购重组已成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建议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创新融资工具。
今年以来,民营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释放强劲活力,特别是中小市值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活跃。数据显示,年内A股市场共有87家民营上市公司启动并购重组计划,合计拟交易金额达2443.7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参与并购的民营上市公司数量激增93.33%,拟交易金额增长74.63%。从企业规模来看,上述87家民企中,约三分之二的企业流通市值不足100亿元,中小市值民企已成为并购市场的核心参与力量。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中小市值民营企业决策链条精简、市场响应机制灵活,对政策导向与行业机遇的捕捉能力尤为突出。“并购六条”等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助力相关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补齐技术储备不足、资源渠道狭窄等发展短板。
从并购逻辑来看,两大主线愈发清晰:一是企业通过纵向整合上下游优质资源,实现补链强链延链,强化核心业务优势;二是民营资本主动向高新技术赛道延伸,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以并购赋能技术突破与业务转型升级。数据显示,上述87起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案例中,27起为产业链整合,交易标的广泛覆盖电子元件、半导体、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彰显了民营企业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布局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眼光。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突破与转型升级,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也有利于加速布局新兴领域。
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持续升温是政策红利与企业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多维度红利的精准释放为并购重组扫清障碍、注入动力,具体体现在审批效率显著提升、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创新空间持续拓宽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路径。
这一点从年内民营企业跨境并购参与热情持续高涨的态势中得到印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7家民营上市公司顺利完成境外或出境并购,而去年同期为3家。民营企业通过跨境并购整合全球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的意愿与能力正显著提升。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民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能够获取海外市场的专利技术、高端人才与稀缺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品牌海外知名度与影响力。
展望未来,在政策支持持续加码与企业转型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民企并购有望进一步向专业化、精准化方向推进。产业链整合将更注重核心竞争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布局将更聚焦关键技术突破,跨境并购将更强调全球资源的高效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