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线下自制周边交换热潮涌动
年轻人热衷于线下交换自制周边物品,他们通过亲手制作独特的手工艺品、艺术品或创意小物,展示个人创意和才华,这种线下交换活动不仅促进了创意交流,还鼓励人们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结识新朋友,分享兴趣爱好,并体验不同文化和创意的碰撞,这种趋势反映了现代年轻人对个性化和创意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真实社交和人际互动的渴望。
「我觉得无料文化可以抵抗世界坍缩」,在社交网站上,网友@何来一条小金鱼 写到。作为一名设计师,在seapower乐队的演出现场,她见识了无料交换的奇妙生态——现场都是陌生人,但是只要递上无料就会100%触发友好反应。
在演唱会、音乐节、电影节、音乐剧等场所,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互相交换关于某个IP的自制免费物料——也就是无料。这个最早来自于二次元的文化,如今已经成为年轻人在线下社交的流行现象。
建立在情绪消费的底层之上,制作无料正在成为人们表达热爱、寻找寄托的一种方式。在圈层社交中,人们因无料的存在从原子化的状态回归到群体当中,实现了「无痛交友」。
无料是「周边经济」的再一次体现,对于情感浓度颇高的粉丝群体,还需要更多高审美、多样化和多场景的趣味周边,社交媒体、电商渠道、团购方式等则助推了这一需求的扩大。如果我们把同好聚集的场所视为一种线下社区,无料可以被视作一种人人触手可得的UGC形态,以视觉符号作为共同兴趣联结物,增加同好的交流契机,并加深彼此的情感浓度。
同时,交换无料和粉丝包场、团建等衍生行为相似,体现出年轻人线下消费的一个变化趋势:把线下的个人内容消费体验变成一种更具社交感的同好聚会。影响人们感受的不只是内容本身,社交氛围和情感交流也开始变得愈加重要,甚至成为塑造回忆的关键部分。
限定的礼物
北京鸟巢演唱会之后,一个五月天粉丝在机场拍摄了让自己流泪的一份粉丝无料:一个纸质折叠卡片,打开之后中间夹着一颗糖果。卡片上写着的是《因为你所以我》的歌词:「你是何时偷偷拯救我,在我手心放了一颗糖果」。许多粉丝深有同感,而阿信也在刷到这条视频之后点了「好」。
如今,无料作为最早从二次元文化中延伸出的一种自制物料,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线下内容消费时的一种社交货币。建立在对某个角色、明星甚至作品的深度喜爱之上,人们愿意自掏腰包,创作并制作相应的野生无料进行交换。而随着演唱会逐渐成为一种高浓度的情感释放现场之后,无料文化也在这里逐渐走向大众化。
在演唱会界,五迷老师被称为是「无料界的卷王」,从创意到内容载体,不断创新着无料的样式。《因为你所以我》的无料,是一名95后一粒粟制作的。她从高中开始喜欢五月天的歌词,成为五月天的歌迷。2023年开始,因为线下演唱会和线上「卜卜」IP的诞生,她加深了对五月天的情感浓度,这种喜爱从「歌」进一步转向了「人」。
偶然的一天,她在小红书刷到了一个歌迷交换无料的视频,她开始构思如何围绕五月天做成有创意的无料。「经常有wmls在小红书发那种五月天在困境中给了我一颗糖果之类的笔记,非常共情,」她选择将《因为你所以我》的这句歌词作为灵感。
无料完成了精神力量实体化的过程,「本来是耳机里的声音,通过实物,把音乐里的力量真实的传递到了你的指尖」一粒粟说。
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无料的情感价值远大于制作价值,从前期的准备、创作再到打磨实物,包含着创作灵感的抒发、沉浸式的投入和见证从图纸到立体产品的成就感。无料让大家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将情感寄托实体化,同时由于无料制作经历的独特性,也为这些制品附加了一份稀缺性。
一粒粟将无料形容为礼物。从抢票后到演唱会正式开演,期间等待的时间,被无料转化为了「期待」的体验。从期待制作什么样的无料,到期待大家收到后的反应,以及拿到别人无料时的惊喜,「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换礼物的感觉,是平淡生活里的一颗糖,我收获了无数颗糖」。
因为制作无料,一粒粟学会了procreate、钩织,甚至更多粉丝因为《因为你所以我》的无料找她约画稿。作为从小将画画当做爱好的人,当自己的兴趣产出得到他人的认可,她也获得了莫大的鼓舞。
借助无料,虚拟世界中提供情绪价值的作品,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更多画师、创作者也因为无料的出现找到了自己的创作价值。有不少设计师、画师也用自己的专长表达着自己的热爱,并无偿将版权授权给愿意做实物的同好。通过将线上社区中的UGC内容延伸到线下,能突破线上社群现实连接较弱的困境,让同好更快地实现链接。
网友小金鱼是一位设计师,她在笔记中写道,设计的无料会体现制作者的审美偏好和创造力,这种赞赏则会反哺给设计者,「我在视觉设计行业工作多年,都没试过得到这么多正反馈和认可」。
这些具有独特审美和表达的作品,甚至会成为偶像与粉丝的情感链接之物。老狼在出发北美之前,还晒出了粉丝制作的纯真年代周边行李牌。作为90年代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老狼的粉丝年龄跨度较大,「无料」的形态进一步扩散到年轻人之外更大的群体当中。一些粉丝第一次见到自制物料,感叹其「仪式感」。
友好链接的岛屿
实际上,交换无料的场合已经无处不在。从早期的二次元漫展,到如今较为普遍的演唱会、音乐剧,电影节、体育赛事甚至单个电影的上映等等,都成为同好互换无料的场合和契机。这些因共同爱好而相聚的人们,也因为无料的存在,获得了从原子化回归群体的社交机会。
一粒粟作为I人,每一次都能在线下感受到友好的交流氛围。她回忆,每一次交换无料,言语上的交流都是「老师老师!」「物料!」「哇好好看」「谢谢老师」「老师这个可以伸手吗」。
同样是wmls,00后的小鸭也提到,无料甚至是她入坑五月天演唱会的一个契机。2023年6月,当时还是路人粉的她第一次在沈阳站看到粉丝发放的无料。在那场演唱会之后,她入坑五月天,并尝试摸索制作无料,从亚克力透卡,到以阿信大长腿为灵感的尺子、手机链、行李绑带……「也想体验一下粉丝之间互相分享的幸福。」
小鸭制作的无料
在她看来,在大家因共同的爱好彼此交换无料时,在现实世界遇到的压力和困难都能短暂消失,有很多幸福的回忆。长沙演唱会期间,有一个小朋友塞给她一束贴着贴纸的小花就跑走了。「买奶茶、机场候机、游乐园,各种场景只要身上挂着胡萝卜元素都有可能收到老师们投喂的物料。」
在今年的平遥电影展上,23岁的猫饭也为电影节制作了系列冰箱贴。作为山西人以及贾樟柯的影迷,平遥电影展对她来说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每一次都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自己的喜爱的影片。
猫饭给平遥电影节做的无料
由于平遥影迷有很多独属于平遥电影展和贾科长的梗,她想到根据这种特殊情感制作一些无料。她观察到,在今年的平遥电影节上,影迷朋友做的无料明显变多了,大家都喜欢别人来伸手领取,氛围轻松。而她也收到了不少礼物,有海报设计师朋友的本届影片票根,其他电影节、电影展的明信片,一位朋友做的《山河故人》十周年的流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料也成为确认同好、寻找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可能是社恐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固定圈层的社交方式,单从平遥电影展来说,有影迷朋友、有粉丝朋友、也有凑热闹的路人,能够用无料来将影迷朋友区分开来,因为电影爱好者所以互相认识。」
这种短暂的身份链接甚至能在接下来的几天行程中发展成为一种更深的情谊。猫饭表示,因为无料,她认识了一位有个人摄影展的摄影师,对方用摄影展的宝丽来原件与她交换冰箱贴,两人在接下来的影展期间发展为现在仍有联系的朋友。
「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因为电影结识,因为无料产生联系,在平遥电影展的几天里互相帮助,」这种帮助可能是帮当时不在电影宫的人领取一份报纸、或是帮开票时正在观影的朋友抢一张想看的票、帮忙买一份补货的票夹,甚至有两部热门电影她也是因为无料领取认识的朋友帮忙才能如愿看到。「无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社交,更是丰富我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大家都能够不带目的地去向陌生人散发善意,在平遥电影宫这个特别的地方产生许多经历和记忆,这对我来说可能是最大的收获。」
除了随机派发,无料的另一种交换方式是线上约定,线下互换,俗称「互黑」。所以在一些活动现场,人们可以听到「喊山」版的互相吆喝,「就像回到对陌生人毫无芥蒂,逮到谁都可以一起玩的儿童时代。」小金鱼提到。
此外,「观影团」也是无料在电影爱好者间传播的一个载体,《罗小黑战纪2》大电影上映期间,一些来自县城的粉丝选择参加包场的观影团交换无料。电影无料的互换也让人联想到以《灌篮高手》开始的粉丝包场,在过去一两年,粉丝包场给影院在叙事上带去了一些新的活力,其底层和无料交换其实是一样的,从个人内容体验变成一种更具社交感和社区感的同好聚会。
无料文化的助推手
从线上到线下,无料成为一种流行现象的背后,也包括了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助推。
猫饭提到,在过去,lofter作为一个垂类圈层社区,对于无料文化的扩散起到了助推作用。当下,小红书似乎承担起了大众化的作用。「小红书,是我每天都要读的书。五迷老师们的物料我都特别喜欢。」一粒粟表示,因为阿信入驻小红书,让五迷们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小红书上不断出现的无料灵感,也激发大家不断出现新的创作。
小红书快速增长的二次元垂类打破了二次元与三次元的旧有边界。平台自身的生活内容,又使得二次元话题逐渐链接到家居、穿搭、社交、旅行等各个维度,而无料作为二次元的其中一种文化,也由此蔓延到更多领域,同时,手工垂类的博主,成为许多无料的创意来源,无料的载体也从早期的常规材质,变得越来越精致和复杂。
随着消费者与工厂之间的距离被不断压缩,在小红书,有大量推荐拼多多、1688店铺的笔记在粉丝群体传播,而这两个平台也承接了无料背后的定制生意。一方面,拼多多的低价和低起订量,能满足许多形态较为基础的无料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1688零售属性的增强,其一件起批、小单定制、工厂直播的优势,承接了更大的周边需求。
由于无料的稀缺性,一些制作更为复杂的周边成品,也让无盈利的开团也成为一种粉丝常规的自主购买方式,这种方式缩减了前期准备时间的同时,让更多人以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现场的互换社交仪式当中。不过,相比开团,更多人仍然将「没有利益,没有交易」视为交换无料的关键,强调无料背后的那一份纯粹的热爱。
无料的热门是「周边经济」的再一次体现,对于情感浓度颇高的粉丝群体,在免费的无料供给之外,还需要更多高审美、多样化和多场景的趣味周边。在这方面,五月天和其成熟的官方周边运营就成为一个很好的代表。以官方周边为鲜明的文化信物,叠加粉丝们各具特色的无料作为情感表达,让MaydayLand成为鲍曼笔下温馨舒适、紧密联结又相互友好的共同体,以至于让人不由自主发生感慨,「为什么人不能永远住在MaydayLand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