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暴涨110%背后的钴业巨头,华友钴业前三季度净赚逾四十亿

访客 2025-10-18 11:25:57 32939
华友钴业在前三季度实现了惊人的业绩暴涨,净利润高达42亿,被誉为“钴王”,其业绩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10%,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影响力,这一表现充分展示了该公司在钴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熬过周期底部,有色金属板块业绩开始复苏。

作为周期性最为明显的行业,有色金属龙头企业的股价已先于业绩一步复苏,尤其是能源金属板块,明显走出了底部周期,目前正静待业绩的反转。

根据统计显示,年内华友钴业涨幅已经超过110%,赣锋锂业涨幅已超过74%,天齐锂业的涨幅也超过了40%。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新周期确定性的增强。作为比锂确定性更强的镍和钴,华友钴业作为双料龙头,已经开始受益。

10月17日晚,“钴王”华友钴业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华友钴业实现营收589.41亿元,同比增长29.57%;实现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增长39.59% ;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0.12亿元,同比增长31.92%。

具体到第三季度,华友钴业实现营收217.44亿元,同比增长40.85%;实现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1.53%;实现扣非净利润14.25亿元,同比增长10.52%。拉长时间线来看,这是华友钴业近十个季度,营收增长最强季。

对于业绩的持续爆发,此前华友钴业曾表示,其主要受益于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的持续释放、钴价的回升、公司管理变革、降本增效的深入推进。

华友钴业还进一步解释称,首先,上游资源端印尼华飞项目实现达产超产,华越项目持续稳产高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MHP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下游正极材料业务恢复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释放。其次,受益于钴价回升,公司钴产品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推动管理变革,大力推进降本增效,控费降本成效显著,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受业绩爆发影响,第三季度华友钴业股价涨幅超过78%。与此同时,其实际控制人陈雪华财富也是水涨船高。根据股权穿透显示,陈雪华合计持有华友钴业18.92%股份,按最新收盘价格计算,该部分持股市值超过220亿元。

知名“牛散”买入

业绩爆发,机构投资者争相涌入,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的投资人。

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知名牛散章建平进入华友钴业十大股东名单。根据相关持仓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章建平一共买入1850万股华友钴业,占到了华友钴业总股本的0.96%,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按照最新持股市值计算,章建平持股市值约为11.4亿元。

那么,为何机构以及知名投资人选择三季度大举买入华友钴业?是否意味着有色上行周期已经确定?

侃见财经认为,基本可以确定有色新周期已经到来。

从华友钴业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其单季营收已创出历史新高,预计其全年业绩也将创出历史新高。不仅如此,其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达42.16亿元,超过了2024年全年净利润。但从股价表现来看,其距离2021年最高位置跌幅仍高达45%。

也就是说,目前华友钴业的估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固态电池的落地,市场对于锂、钴、镍等能源金属的需求将会持续放量,因此其未来想象空间也逐步被打开。

根据生意社消息,目前华友钴业在印尼的华越、华飞两个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合计年产能达到18万吨,均已实现稳产超产。当前华友钴业钴冶炼产能约4万吨/年,有望在2026年年内投产的年产12万吨金属镍的KNI湿法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将为其带来新增钴产能,届时自有钴的年产能或将超3万吨。

综合上述角度,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华友钴业产能亦会同步增长,其业绩确定性也会进一步增强。因此,机构投资者以及中小投资者在三季度大幅买入华友钴业,实则是对其未来业绩确定性的肯定。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战略小金属的“类避险”价值有望迎来重估。该机构认为,传统的避险资产是贵金属,主要基于“稀缺”+“信用中性”+“共识”,而小金属亦具备“稀缺”的自然属性以及不可替代战略用途的“共识”,且定价上相对货币中性,因此可视为“类避险”资产。

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钴最新价格37.47万元/吨,最近五天涨幅为7.27%,月涨幅达37.40%。

“大象”继续起舞

从华友钴业的整体营收结构来看,其主要分为镍产品、正极材料、镍中间品、贸易以及其他还有其他业务总计5个板块。其中钴产品占其总营收仅为3.33%,而镍产品以及镍中间品占到了其总营收49.41%。相关资料显示,镍主要应用在不锈钢、合金、电镀以及电池等领域。

浙商证券发文称,2023年末至今全球主要镍矿合计停产产能达到30万金属吨以上,影响产量占2023年全球原生镍供给的5.8%,镍已经进入工艺技术进步带动加速产能出清阶段。该券商预计,2026年或以后镍将重新迎来新一轮行业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镍产品,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也给华友钴业业绩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

根据此前刚果(金)对钴矿出口的收紧,全球钴矿价格有望继续走高。

有机构预测,2025—2026年全球钴供应短缺量将分别达12.2万吨、8.8万吨,未来两年内供需缺口将超10%。叠加中国8月钴原料进口量同比骤降90%、库存持续去化,短期供应紧张难以缓解,中长期结构性短缺已成定局,钴价有望开启强势上行的长牛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固态电池落地,未来市场对于锂钴镍的需求将会持续放大。

资料显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远高于液态电池的300Wh/kg,且没有爆炸起火的安全风险,以至于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全球各大车企大规模上量固态电池的时间点大致在2027年至2030年。

钴以及镍作为固态电池的重要原料,其一旦开始商业化,未来市场想象空间将会无比巨大。因此,钴镍双料龙头华友钴业也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中国能源网消息显示,国内强制配储取消后,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容量电价补偿,独立储能经济性跑通,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实现51%增长,2026年维持36%增长。美国OBBB执行前项目抢装,装机及出货超预期,2025年预计62%增长,2026年保持平稳;欧洲与新兴市场爆发,维持1—2倍增长,预计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551GWh,同比增70%,同时2026年欧洲与新兴市场持续性可期,预计全球储能需求40%增长至773GWh。总体锂电需求2025年上修至42%增长,达1977GWh,2026年预计26%增长,供需格局大幅好转。

综合来看,能源金属底部周期已经探明,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储能以及锂电池板块需求将会进一步爆发。

侃见财经认为,作为能源金属的龙头企业,华友钴业将继续“大象”起舞,业绩也将持续爆发,估值则进一步得到市场的重构。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友钴业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