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启用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应急救援能力迈上新台阶,该基地具备应对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的救援能力,提高了我国在全球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安全保障水平,这一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近日在海南省澄迈县正式启用。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它的建成将大幅提升我国南部海域的海上油气事故应急救援效率,显著缩短响应时间。
该基地由应急管理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海油三方共同建设,位于海南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园区内,总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
基地配备专业的应急车间与实训演练场,并装备了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具备快速封井与高效回收溢油的能力。同时,基地还可共享园区内已有的船用码头、智能仓储中心及深海深层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与交通资源。
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海洋转移,但针对海上油气井井喷等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资源仍较为匮乏,尤其是深水应急救援设施不仅数量有限,且在全球分布不均。
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队大队长陈浩东指出,目前国内海上钻完井作业水深已达2700米,并常面临地层高温高压等极端工况,井控风险高、处置难度大。在海南基地投用之前,国内深水油气井控应急救援基本依赖国外资源,从最近的国际基地出发,受海运与天气等因素影响,响应周期通常需要约30天。而如今,依托国内自主应急力量,响应时间可缩短至48小时内。
未来,海南基地将依托深海一号等深水重大工程与海上救援实践,持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一专多能的海上应急救援体系,深度融入海南自贸港风险防控架构,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关键支撑。
相关资讯
- 中国消防车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三一重工制造 能喷射159米高!
- 杭州200多斤小伙醉酒不慎坠入钱塘江 漂浮7个小时 在嘉兴被救起
- 有效降低发射成本!国内首家运载火箭复用工厂在海南文昌竣工
- 行走的“大白” 我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下水
- 年产能增加30GWh!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正式投产
- 支持打赏
-
支持0人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