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访客 2025-10-15 17:22:17 48662
B站短剧呈现另类生长态势,这些短剧以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吸引观众目光,打破传统剧集模式,展现多样化内容,短剧时长紧凑,剧情紧凑,吸引年轻观众群体,成为新兴的内容消费形式,通过创新的故事叙述和精彩的情节转折,B站短剧在竞争激烈的视频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微短剧热度持续高昂。

政府部门及主流媒体对微短剧的重视即是明证。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与芒果TV合作的检察题材微短剧《少年田野》上线,该剧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首批精品片单。浙江卫视则与红果短剧联合出品《姐姐的三条簪》,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还有北京市广电局指导出品的微短剧《钟鼓楼前》,聚焦北京胡同生活,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定义,微短剧是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相对明确主题和主线的网络剧集。自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将网络微短剧板块纳入备案系统,微短剧便迈入高速发展轨道。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数据,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自2020年的9.4亿元已增长至2024年的504.4亿元,预计2025年达677.9亿元,2030年将超过1500亿元。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各视频平台已在微短剧领域有差异化布局。

抖音、快手本身是微短剧发源的重要平台。除平台小程序外,抖音还凭借红果短剧与番茄小说联动,构建了从内容生产、投流分发到用户付费或观看广告的完整商业闭环。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聚焦于微短剧精品化与分账模式,将横屏微短剧作为对长剧的补充,吸引更多用户。

而B站对微短剧的发力尤其值得注意。B站于2025年6月上线“观星剧场”,以平均每月1部剧的频率推出了《青川入梦》《半醒浮生》《满庭芳》《照镜辞》。站内数据显示,这4部微短剧累计播放量均超过1.2亿,最高的是《青川入梦》,达1.8亿。

微短剧并非B站内容生态核心,却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凭借鲜明调性与贴合年轻人的表达方式走出了独具一格的路径。平台既往已有“破圈”案例,近期探索亦在升级,或有望在用户增长及商业变现方向推开更广空间。

01、横竖差异不小

因发展速度太快,微短剧的概念颇为混杂,官方概念与用户习称并不统一。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中,微短剧单集时长短,集数多;短剧的单集时长则与长剧相似,只是集数更少,一般在20集以内。而大众往往直接将微短剧简称为短剧。需要说明的是,微短剧的横屏与竖屏形态差异颇大,横屏微短剧与官方定义的短剧更为相似,因此也有平台直接将竖屏微短剧称为微短剧或微剧,而将横屏微短剧称为短剧,官方定义的短剧则直接和其他长剧统一划分至电视剧范畴。

竖屏微短剧单集时长约1-3分钟,集数一般在80-120集,上线平台以短视频平台、短剧平台及各平台小程序为主。爱优腾芒及B站在引入竖屏微短剧的同时,更注重横屏微短剧的发展。这类剧集单集平均时长10分钟以上,集数一般不超过30集,制作相对竖屏微短剧而言更加精良。

如果从剧集整体时长来看,竖屏微短剧多在100-240分钟,横屏微短剧不少长至360分钟以上,后者已经接近官方定义的短剧。如腾讯视频出品的短剧《十二封信》共12集,单集时长45分钟,总时长540分钟;B站的《照镜辞》共22集,单集时长25分钟,总时长550分钟。“中剧”的说法由此而来,意为横屏微短剧只是时长短于长剧。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这种形态差别直接影响剧集的叙事节奏。

业内已有共识,竖屏微短剧画面往往集中在人物处,置景可以更简单,剧情变化的节奏则要更快,所以常出现几十秒就扇耳光、下跪的画面,用人物的高冲突吸引眼球;横屏微短剧拍法与传统电视剧相似,只是不“注水”拖时长——就像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变的是投入成本,形态本身变化不大。

横屏微短剧播放量与竖屏微短剧动辄4亿、5亿的体量相去甚远,但有着精品化的优势。在这方面,B站尤为突出。

各平台分类剧集的方式不同,为了便于比较,这里使用中剧概括这些横屏、单集时长在15分钟甚至更长,却又未达到长剧单集40分钟时长的剧集。较爱优腾芒来说,B站中剧数量较少,精品比例却高得多。

调研机构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1-7月,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优酷上新横屏微短剧数量分别为88部、64部、44部、7部;同比2024年1-7月,腾讯视频、芒果TV数量相仿,爱奇艺从25部骤增至64部,优酷则从27部降至7部。也就是说,自2024年至今,除优酷上新30余部外,腾讯视频、芒果TV、爱奇艺的微短剧数量都在百部级别。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而B站自2020年至今,横屏微短剧数据量仅与优酷近两年相当——据海克财经统计,在B站标注“短剧”的官方内容内,横屏微短剧仅26部,再加上观星剧场及其他未收录在该页面的剧集,总数不到40部;如果剔除单集时长太短的剧集,中剧仅有约20部。

这些中剧的口碑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以2023年6月上线的《古相思曲》为例,剧集豆瓣评分高达8.6分,评分人数超过23万,成绩甚至已超过一众长剧。其他平台口碑较好的中剧,比如芒果TV的《虚颜》《念念无明》、腾讯视频的《执笔》、爱奇艺的《大王别慌张》,评价人数均不超过8万,豆瓣评分都在7分左右。

还有2025年6月上线的《青川入梦》,豆瓣评分6.9分,但评价、短评数量等远超同月其他平台高居热榜的中剧,包括腾讯视频《逆天成仙》《我本无名》《云赫谣》、爱奇艺《真相半白》、芒果TV《明眸》等。

02、调性从何而来

需要说明的是,B站中剧成本投入颇为有限。

在2024年6月的上海电视节微短剧大会上,B站曾发布精品微短剧领域的内容规划和扶持计划,称计划推出20部精品微短剧作品。到了2025年3月的上海微短剧大会,B站又发布了微短剧“曦光计划”,希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口碑的微短剧,将为单项目给予10万元到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这种投入量级很难与以PGC(专业生成内容)为根基的爱优腾芒相比。爱优腾芒对微短剧多采用分账制,分账票房动辄上千万元。据影视数据平台云合数据,前述腾讯视频《逆天成仙》分账金额达1500万元,爱奇艺《真相半白》分账金额达1000万元。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成本受限,制作便会露出端倪。观星剧场的古装剧集就时常有捉襟见肘的观感——皇帝、皇后随从很少,攻城只有寥寥十几个士兵,名号响亮的门派或机构里只有几个出镜的下属。

对此,B站选择以强化内容调性来破局。

B站短剧负责人文与非在2024年底接受娱乐资本论专访时表示,2024年初开始投入短剧后,用户增长曲线明显,且B站其他差异化的内容能够吸引用户留存;短剧是B站内容补充而非商业补充,希望把精力放在内容本身上,去做一些让用户看完了以后,感觉“这个剧很B站”的一些有独特风格的内容。

这种“很B站”的调性可以用贴近用户的“网感”来形容。

深抓女性观众便是网感的体现,即用剧集塑造“大女主”。目前观星剧场的4部作品均以女性成长为主线,只是切入点各有不同。《青川入梦》主角为出身将门的女将军墨青川,因奸人陷害被敌国俘虏,在逃离敌国后回到朝堂查出奸佞,为己复仇。

女将军的设定在影视剧中并不罕见,但《青川入梦》呈现了更多契合当下女性想法的情节。当女主受到凌辱并被谣言中伤时并未自怨自艾,而是坚定表示自己先是将军,再是女子,战场尸山都见过,不会被贞洁枷锁困住。男女主角没有常规的恋爱戏码,更像是携手复仇的战友。

尤为“反套路”的是男二号的剧情。身为敌国王子,男二号一度囚禁女主,对女主下药,要求女主完成复仇后回来与自己成亲。按照“虐恋”小说或影视剧的设计,男二号种种行为都出于爱,女主角应该跟他“虐恋情深”,相互折磨,就像知名虐恋剧集《东宫》。但在《青川入梦》中,墨青川清晰地将男二号视为敌人,最后以破坏男二号的计划、一剑杀死男二号告终。

人物塑造的成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许多用户在《青川入梦》的弹幕和评论中说,墨青川是近年国产剧集中塑造得最好的女将军。用户们还自发在B站生产相关二创视频,不少作品播放量超过10万。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这些剧集还善于捕捉当代年轻人的心绪。

比如在多个平台被网友热议的“人无法共情以前的自己”。这一主题原本是年轻人自我调侃心态的变化,比如清醒、独立以后看当时恋爱脑求复合的自己,或吃饱想减肥时看饿到暴饮暴食的自己。

B站的《照镜辞》则把这种心态以古装权谋剧的形式直接呈现。剧集讲述的是妖后周若兮权倾朝野却死于宫变,重生成前来和亲的扶微公主回到3年前,决定阻止自己陷于权争的悲剧。没想到的是,扶微最大的敌人是正在利欲熏心、努力争夺权柄的周若兮本人,也就是3年前的自己。不少用户评论,“人无法共情以前的自己”具象化了。

03、再探商业价值

独树一帜的内容是B站对年轻人吸引力的来源。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B站平均DAU(日活跃用户数)为1.09亿,平均MAU(月活跃用户数)为3.63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105分钟,活跃用户平均年龄26岁。

B站营收核心即是以社区内容价值为核心的、自然成长出来的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

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B站营收143.41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增值服务业务收入56.44亿元,包括直播、付费会员及其他增值服务,占总营收比例为39.4%;广告收入44.47亿元,占比31.0%;移动游戏收入33.43亿元,占比23.3%;IP衍生品及其他收入9.07亿元,占比6.3%。

相较于爱优腾芒的PGC为主,B站以UGC(用户生成内容)为主,想要在付费会员方面有所增长,必然需要以优质PGC内容拉新。通过低成本、精品化、差异化的中剧,B站正在博得更多女性剧集、古装剧集等受众的青睐。

95后剧迷小陈就是这样成为B站大会员的。小陈对海克财经表示,她忙于工作,不喜欢追拖沓的长剧,闲暇时原本会刷刷微短剧,但看多了相似的套路后很快觉得无趣;2025年暑假,她在B站无意中刷到剧集《姜颂》的二创视频后入了坑,特地开通大会员,连续追完了《姜颂》和《青川如梦》,觉得很合自己心意,9月又继续追了《照镜辞》和《金昭玉醉》。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除了大会员,即付费会员项目外,B站中剧还有单集超前点播的选项。小陈说,自己追《金昭玉醉》时没觉得那么迫切想看结局,总是等到超前点播的单集改为会员免费时再看,只是看到最后几集有不少弹幕和评论都在感慨剧集的吸引力,让用户付费了2元又2元。

对B站而言,打造爆款剧集既能拉新引流,又能增加用户付费率,是商业化的一环。像《古相思曲》这样的破圈热剧即是如此。但在投入受限、绝对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即便精品化比例更高,押中爆款也是难上加难,自制剧集的吸引力很难与爱优腾芒相比。此外,成本约束直接限制了制作精度,导致在场面、场景与人员调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简陋感,与传统剧集仍有差距。

但B站的探索未止于此。

除PGC的中剧外,平台还有PGC与UGC联合出品的动画短剧。2024年以来,B站发力动画短剧,将平台获得授权的动画、漫画、网文等交由UP主制作改编,用户通过对UP主“充电”进行付费。B站还推出了“汽水剧场”“觉醒计划”等动画短剧扶持活动。据凤凰网科技等媒体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B站动画短剧通过其“充电”功能,单月流水突破1000万元,约是去年同期的50倍。

即便是看似粗糙的动画制作,也能凭借深度特色内容吸引用户。比如目前在B站拥有499万粉丝的UP主“圆桌动漫”,日常发布的内容即为网文改编的动画短剧,即便线条式Q版画风简单,甚至有点像PPT,仍获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UP主主页显示,当前充电付费人数达11.4万人。按照每月15元的充电金额计算,这项收入已达171万元。而UP主的充电排行榜可见,已有超过100名用户为之充电超过1年时间。

B站短剧,另类生长之路

无论是长剧、中剧,还是动画短剧,都是时下B站在存量竞争中为拓宽生态与破圈可能性所做的战略尝试。奈何囿于投入规模,B站中剧虽有亮点,在声量上尚难与爱优腾芒正面竞争,更难撼动竖屏微短剧已然占据的用户心智。

B站正试图通过打造具有独特调性的PGC内容来构建护城河,提升用户粘性。但想要有突破性增长,只有调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内容的持续破圈。在PGC的长剧、中剧、动画短剧等细分领域的布局只是其中一步,B站接下去在该方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