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遭遇私募信贷危机,First Brands破产引发连锁反应,金融市场震动警报拉响
华尔街遭遇私募信贷危机,因First Brands破产引发连锁反应,此次破产导致一系列金融震荡,暴露出私募信贷市场的风险,市场担忧其他公司可能步First Brands后尘,投资者信心受挫,信贷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这一事件对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一家制造业企业的破产正在华尔街引发一场金融风暴,这场风暴的中心是投资银行杰富瑞旗下Point Bonita Capital基金因投资非上市汽车配件商First Brands而面临的危机。据彭博社等外媒报道,近日摩根士丹利已启动程序加入贝莱德等机构的撤资行列,这场"挤兑风暴"的导火索是First Brands Group的突然倒闭及其暴露的近120亿美元复杂债务及表外融资。
图片来源:彭博社
First Brands于2025年9月28日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在华尔街引起巨大震动。风暴首先冲击了杰富瑞,该行旗下Leucadia Asset Management管理的Point Bonita Capital基金持有与First Brands相关的7.15亿美元应收账款,占其30亿美元投资组合的近四分之一。如此巨大的单一风险敞口在First Brands破产后成为巨大隐患。
市场反应迅速而严厉,基金主要投资者贝莱德与德州财政安全信托公司率先要求赎回,随后摩根士丹利也加入撤资行列。Point Bonita基金的危机只是冰山一角,瑞银集团旗下基金被曝有30%资产面临风险,Cantor Fitzgerald正重新谈判对瑞银O'Connor资产管理部门的收购协议,西部联合银行因提供杠杆融资被卷入风险,日本农林中央金库与三井物产合资公司面临17.5亿美元潜在损失,保险巨头安联等机构则在评估巨额索赔。美国司法部已就First Brands倒闭展开初步调查。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复杂的金融结构设计。杰富瑞基金投资的并非First Brands本身,而是其客户的应收账款,包括沃尔玛等信用评级高的零售巨头。理论上这种"保理"操作应将信用风险转移至买方,但实际流程中,款项先进入First Brands控制账户再由其"指示"转移给基金,导致基金可能从未直接从沃尔玛收到款项。9月15日,First Brands停止转移资金,整个风险缓释结构失效。
破产法庭揭露的信息更为严峻,First Brands的保理业务正接受调查,存在"应收账款多次保理"的嫌疑,即同一应收款被多次质押。债权人Raistone提交的文件显示,高达23亿美元的第三方保理融资凭空消失,当被追问资金下落时,First Brands律师仅回复"我们不知道...0元"。杰富瑞等贷款方的债权在破产法庭被标注为"或有"、"未清算"或"有争议",追偿困难重重。
华尔街传奇空头吉姆·查诺斯从宏观角度发出警告,认为这起事件暴露了私募信贷市场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相似的风险模式。他称,私募信贷市场承诺通过承担相对安全的优先债务风险获得高股权投资回报,这种看似安全的高收益本身就是危险信号。与次贷危机一样,风险隐藏在复杂的资金结构中,而私募信贷比当年的上市公司安然更缺乏透明度,其财务文件仅对少数签署保密协议的贷款管理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