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地球历史的钥匙,金钉子中国已有11颗
中国拥有11颗“金钉子”,这些金钉子作为解读地球历史的钥匙,揭示了地球漫长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奥秘,也为我们认识地球、探索未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些金钉子所蕴含的地质信息,对于研究地球科学、了解地球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位网友在贵州省剑河县八郎村旅游时,听导游介绍了一种名为“金钉子”的地质标志。这引发了他对“金钉子”背后含义的好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的“金钉子”是全球第六十九颗、我国第十一颗“金钉子”。这种标志物被比喻为衡量地球地质年代的尺子或标注地球演变历史的书签。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解释了如何通过“金钉子”读懂地球的历史。
“金钉子”用于定义和区别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为重建地球历史提供了一个国际标准时间框架。它有助于研究地质事件、生物演化以及预测矿产资源分布。确立一颗“金钉子”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如完整的地层记录、丰富的化石或其他可对比的标志。例如,贵州剑河的乌溜阶底界“金钉子”以三叶虫化石“印度掘头虫”的出现为标志。
近年来,“金钉子”的确立标志趋于多样化,包括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变化、地球磁场倒转时间和火山灰年龄等。作为地球历史的精确坐标,“金钉子”帮助我们解读重大地质事件。例如,“雪球事件”结束后的白云岩沉积被用来定义“埃迪卡拉纪”的开始;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两颗“金钉子”则精确锚定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2.52亿年前。此外,“金钉子”还能揭示宇宙来客的痕迹,如6600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目前,“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有100多颗“金钉子”,其中80多颗已获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确立了11颗“金钉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地层学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也为国际地层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地球科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计划旨在整合地球时空大数据,聚焦生命演化、地理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建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深时时间轴是该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国际学界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这项工作对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