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海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5%,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访客 2025-10-11 11:08:23 43940
上海约35%的成人患有高血压,这一状况表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正值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周,上海市卫健委公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5%,且仍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上海居民健康的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上海已建成超过200家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提供精准血压测量服务超550万人次,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8.2%和33.3%。

上海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5%,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第一大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二版《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全球约33%的成年人受高血压影响。本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上海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5%,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上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控制慢性病健康危险因素,全面深入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上海持续完善“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全程管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依托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不断提升疾病风险评估、早期预警和精准管理水平。

本月9日至14日晚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将在上海白玉兰广场连续亮灯,宣传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10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在虹口区和平公园举办市级主题宣传活动,并邀请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专家为民众提供免费咨询。现场还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和颈动脉筛查等服务,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资料,开展科普趣味互动游戏。

上海市卫健委呼吁民众通过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和腰围、规律运动、戒烟戒酒以及保持充足睡眠等方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居家监测血压,早晚各测量一次;初诊或血压不稳者,连续测量5至7天;血压稳定者,每周至少测量一次。未确诊但有高血压易患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年龄大于55岁者或更年期女性,也应加强血压监测。多位专家表示,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将血压降到目标值以下并长期维持,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鼓励优先选择每天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促进平稳降压。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