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多地考编政策放宽年龄限制,35岁门槛不再限制人才发展

访客 2025-10-10 14:21:40 2806
多地放宽考编年龄限制,不再局限于“35岁门槛”,这一改革举措旨在拓宽人才选拔范围,鼓励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士参与竞争,提高社会公平性和人才利用效率,年龄限制的放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经验丰富、技能成熟的优秀人才,为各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举体现了对人才价值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多地考编放宽“35岁门槛” 年龄限制放宽!国庆中秋双节刚过,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三学生林琳便投入到秋招中。她积极投递简历并准备笔试,目标是进入与就读专业相关的行业,如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或与传播、公共事务相关的岗位。然而,林琳坦言,考公考编才是她的主要方向,根据多个省份发布的计划,2025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笔试时间为10月25日。

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综合能力、职业发展方向和兴趣来确定就业目标,而不是盲目跟风。他指出,许多毕业生专注于考公考编,但有些人多年未果,最终影响了其他就业选择。因此,每个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更为客观的职业规划。

今年秋招的一个特点是各地频频进行“跨省揽才”。例如,广东的“百万英才汇南粤”秋招活动在北京、上海、辽宁、广西等地举行。另一个特点是部分地方提高了考编的年龄上限,这意味着竞争可能更加激烈。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年龄条件已放宽至38周岁及以上。

9月下旬,湖北省人社厅、省国资委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秋季大型招聘会,吸引了多所高校逾2万名毕业生到场选岗求职。宁夏也举行了类似的招聘会,覆盖多个行业,发布就业岗位4000余个。

对于秋招,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有不同的期待。林琳希望找到既能体现专业价值又能积累稳定经验的工作,更看重职业成长空间和稳定性。她倾向于回到家乡发展,因为生活成本较低且有家庭支持。而车辆工程专业的王斌则更希望去大城市工作,目标是进入学校或企业。旅游管理专业的何君也愿意留在家乡,深耕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

熊丙奇建议大学生返乡就业还是留在大城市,需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他表示,有些大学生认为必须留在大城市,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压力大。返乡就业也需要考察当地的整体环境是否有利于人才发展。

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强调实习经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HR表示,企业今年在招聘规模和薪资预算上有所紧缩,会更看重毕业生是否有实习经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自我驱动力和抗压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

林琳关注招聘平台上的机会,发现新闻传播相关岗位竞争激烈。熊丙奇指出,企业的人才评价体系各不相同,一些单位更强调求职者的能力匹配度。他认为关键在于通过实习锻炼出真正的能力,大学生需要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今年下半年考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地进一步放宽了年龄限制。四川绵阳、眉山、遂宁等地将事业单位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上海市也在部分领域放宽了考公考编的年龄上限,从35岁提高到38岁。

熊丙奇表示,之前考公考编设置的35岁年龄门槛近年来受到质疑,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和尝试放宽年龄限制,以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