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形式主义的跪式教育,家长与孩子成长之路的困境

访客 2025-10-09 11:28:02 1807
近期关于教育领域的争议再度升温,有观点指出,形式主义的跪着的家长教育无法培养出独立站着的学生,这种观念强调,过分追求表面功夫的教育方式,缺乏真实性和实质性,导致家长和学生都陷入了一种被动和顺从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10月7日凌晨,河南中牟县第三高级中学发布情况说明,就个别班级组织的“家长跪地被学生轮流踩踏”的“感恩教育”拓展活动致歉。此前媒体报道称,有女生摘开眼罩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当场就哭了。这一活动引发了广泛讨论。

网络视频显示,家长跪成一排,学生在蒙眼状态下由他人搀扶从家长背上踩过。活动现场配有抒情背景音乐,视频里传来:“走吧!走吧!”据报道,学生们并不知道下面是自己的父母。一些学生对此感到愤怒,并向教育部门投诉,表明这个活动不得人心。

这种所谓的“愧疚教育”或“感恩教育”活动其实存在很大问题。学校希望通过让学生对父母产生愧疚心理来激发学习动力,取得好成绩。然而,这种观点在实际效果上存疑。学生的学习动力应来自内心的自驱力,树立个人目标和理想,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而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或回报某种付出。

教育不应短视,更不能搞形式主义。通过踩家长背来激发学习动力,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如果这种方式有效,那教育就变得过于简单了。学校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让他们到达理想的彼岸。家长和孩子之间应是平等关系,需要互相尊重。不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陷入自责,模糊学习的主要目标。

有些学校还组织下跪教育,让学生当众跪拜父母以激发感恩心理。无论是家长跪还是学生跪,这类活动都在搞形式主义,异化亲子关系,对教育无益。好的教育应当让人站起来,而不是屈从于任何形式的压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