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吴彦祖,家族记忆激发设计灵感,自称地道上海人

访客 2025-09-23 11:32:08 4273
吴彦祖自称是地道的上海人,他的家族记忆与设计灵感交织,他深受上海文化的熏陶,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吴彦祖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家族历史和文化对他的深远影响,他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上海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作品。

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人文访谈《候场》探访了演员吴彦祖在上海的工作室ZUHAUS。驱车从上海市中心前往松江,城市的喧嚣渐渐淡去,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向后掠过。吴彦祖描述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感受:“那是傍晚六点左右,从大城市一路开过来,看到草地被落日余晖染成金色,我的心一下就打开了。当即下定决心:我要来这里开公司!”

ZUHAUS被层层绿树环绕,为了把窗外风景引入室内,吴彦祖特意将每个窗口都设计得极大。这个名字融合了他的姓氏“ZU”和包豪斯的“HAUS”,既是致敬也是自我表达。空间开阔简洁,没有繁复的装饰,透着包豪斯“实用至上”的设计精髓。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吴彦祖担任首席推荐官。虽然他毕业于俄勒冈大学建筑系并早早转行当了演员,但从未放弃对设计的热爱。他对好设计的定义很简单——舒服:“很多人搞错了,以为设计要豪华,要显示财力,其实那都是装样子。真正好的空间,是让你放松,还能让你产生灵感的地方。”

吴彦祖称自己是地道的上海人,从小听着上海话长大。他的太奶奶曾在上海的老菜场里卖鸡,靠勤劳的双手养育孩子;爷爷作为独子,白手起家一步步攒下家业。父亲去世前写下一本回忆录,讲述家族在上海的过往,提醒下一代不忘“根”。父亲一直告诉他,就算在美国长大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爷爷在上海白手起家的韧劲,父亲揣着100美元远赴美国、从“语言不通”到成为工程师的拼劲,早已刻进吴彦祖的人生轨迹。“他们都知道什么是苦,也教会我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我12岁开始学习中国功夫,明白人生没有捷径。在演艺圈从零开始,我也遇到过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家族基因中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帮了我很多。”

如今,吴彦祖把一部分工作重心放到上海,重新探索这座城市,与它产生新的联结。他背着相机扎进安福路,用镜头记录那些个性张扬的年轻人:“我去过日本、法国、美国的很多潮流地,但安福路上的年轻人很不一样,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把不同的风格穿在身上,一点不怯于表达。这不是我的个性,但我很喜欢去了解他们。”

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吴彦祖总是充满好奇心。遇到感兴趣的建筑和设计,他总忍不住主动找上门,追着问“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这么设计?”他说:“上海总是能给我很多灵感,我总是在看,在吸收,然后融入我自己的创作中。上海是一座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大城市,总是在吸收各种文化的精髓,激发出新的创造力,这就是我喜欢上海、在上海创立工作室的原因。”

年轻时,吴彦祖像上紧了发条的钟,带着“必须抓住机会”的迫切往前冲;如今50岁了,他慢了下来,越来越松弛。除了演戏,他还玩赛车、做设计、教英语、开咖啡馆,探索着人生新的可能性。他笑着说:“现在才懂,不用太用力,做好眼前的一件事、两件事,慢慢来,好事总会自己找上门。同频的人看到了,自然会过来,一起碰撞出新的作品。”

在上海,吴彦祖撕下“男神”的标签,做回最本真的“创作者”。“电影也好,建筑也好,咖啡馆也好,我享受作为创作者的身份,享受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这种感觉很美妙。”在上海的传统与当下之间,在都市的繁华与郊野的宁静之中,他慢慢打磨着属于自己的作品。而对生活的热爱,早就融入每一个创作的细节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