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窨井悲剧频发背后的安全隐患,安全防范需加强

访客 2025-09-22 17:57:23 5588
窨井吃人悲剧频繁发生,反映出安全防范措施的不足和漏洞,这些事故的背后,往往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监管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必须重视和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9月20日,西安航天基地航天新佳园二期小区一名11岁男童在捉迷藏时不慎坠入通风井,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西安航天基地应急管理局于21日晚发布情况通报称,经现场勘察和调查,初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目前,公安航天分局已控制3名相关责任人,并同相关部门依法开展进一步调查处置。这起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窨井“吃人”背后公共安全问题的担忧。

类似悲剧并非首次发生。去年9月21日晚,西安天地源龙湖春江天境小区也发生过一起类似的坠井事故。当时一名8岁女童在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后,在小区院子内玩捉迷藏时跌入绿化带中七八米深的消防水井中,不幸遇难。一年后近乎同样的时间,悲剧再次上演,令人痛心之余,更应反思其中的问题。

这两起事故看似孤立,实则反映了当前小区安全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踩空”现象,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以此次男童坠井事故为例,虽然建设单位在两个墙体之间设置了1立方米大小的泡沫隔离物,但很容易被孩子侧身挤入;更严重的是,通风井口未覆盖严实,导致男童从通风井口坠落至负三层。这表明责任方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并未真正把管理和防护措施做实,而是心存侥幸、敷衍了事,甚至拿泡沫充数。通报指出,事故系“建设单位对通风井区域安全防护不到位,物业日常管理责任不落实,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辨识,未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所致”。

窨井“吃人”很可怕,安全防范绝不能走过场。如果安全防范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的表层,而非“预判风险、主动防御”,导致安全措施形式化、表面化,就难以真正防范各类意外坠井风险。据媒体报道,从2015年起,该小区曾因交付质量、水电气无一到位、小区随处可见建筑垃圾等问题,引发业主多次维权,当地政府也多次积极主动介入。对于窨井问题,小区居民早就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小区内存有深井的问题,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悲剧尤其令人痛心。连发的事故提醒我们:在我们周遭的小区里、道路上,还有多少疏于维护管理、随时可能“吃人”的陷阱?管好各类窨井、坑道、化粪池,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踩空”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