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王健林文旅梦的挑战与转型之路,孤勇的背水一战

访客 2025-09-19 17:20:33 1076
王健林坚定推进文旅梦,面临孤勇般的挑战,展开背水一战,在转型之路上,他面临重重困难,但决心不改初衷,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王健林正致力于实现其文旅梦,孤勇地迎接挑战,进行背水一战,转型之路困难重重,但他决心坚定,面对困境,他将如何应对,能否成功转型,令人关注。

当前文旅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有人在挣扎求生,有人坚守阵地,也有人蓄势待发。然而,要走向真正的成功并不容易。

近期,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现身新疆克拉玛依市,考察当地招商引资与文旅发展工作,探讨潜在合作机会。王健林高度评价了克拉玛依的独库公路、魔鬼城、独山子大峡谷等景点,称这些资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特性。

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两起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总计超过94亿元,冻结期限为三年,至2028年8月31日止,执行法院均为北京金融法院。自万达集团陷入资金紧张危机以来,王健林较少公开露面。此次克拉玛依之行引发了外界对万达文旅战略动向的广泛猜测。

根据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的报道,8月20日晚,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会见了大连万达集团代表团。王健林对克拉玛依的历史贡献和城市发展给予积极评价,称其为“新疆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并表示万达集团希望与克拉玛依加强合作,带动更多优质品牌入驻,推动城市消费升级。同时,万达集团有意凭借其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参与乌尔禾文旅项目的提质升级,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文旅高质量开发的示范项目。

此前,因万达集团资金链承压,王健林及万达集团一直保持低调。中国景区职业经理人联盟副会长张功赞分析称,王健林此次克拉玛依之行折射出万达文旅战略的三大核心方向:瞄准西部旅游这一“蓝海市场”;应对“后地产时代”的战略迷茫;紧抓“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中的文旅机遇。

从2009年启动长白山项目算起,万达文旅已走过近十六年,但这段历程并不平坦。文旅业务甚至成为万达集团资金危机中最先被剥离的板块——2017年,万达商业将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出售给融创,并将77家酒店转让给富力。2018年起,王健林重新带领万达展开新一轮的文旅业务布局。

2022年底,万达集团表示,其在文旅产业方面的新方向是“弃重从轻”,即从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运营——不投入大规模资金,依靠品牌IP、企业管理运营能力来提升景区、目的地影响力。2023年以来,王健林亲自带队在全国多地考察文旅项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万达集团不再是重启一片新区,而是与超级景区IP紧密绑定。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4月12日,张家界旅游集团宣布与万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大庸古城项目展开合作。当时,一位万达文化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去年(2022年)是万达文旅轻资产模式探索元年。今年(2023年)一系列项目陆续启动推进中,真正见成效是在明年(2024年)。”

2023年8月3日,万达集团官方公告,原万达文化集团更名为万达文旅集团。然而万达的这场转型并不顺利,近年来与多个地方政府或企业签订的文旅合作项目未见实质性推进。例如,2023年6月,大同市政府与万达签署全面战略协议,涵盖大同古城文旅项目、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但在后续官方关于推进大同古城建设进展的通报中,未再提及万达文旅的参与。同年8月,万达与伊春市政府及相关企业签署文旅产业合作协议,但2024年伊春市的政府官网中,也没有了万达文旅的合作进展信息。

张功赞指出,万达集团所提出的“轻资产服务平台”模式,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竞争力仍存疑,且难以真正实现稳定的收益。一方面,行业实践表明,轻资产模式成功案例寥寥。该模式本质是文旅咨询服务的延伸,其核心逻辑是依靠输出品牌、管理和运营换取服务费。但在景区类项目中,轻资产方通常难以深度掌控景观资源、客流与定价权,且高度依赖合作方的执行能力,易出现权责错配、收益不稳等问题。另一方面,市场趋势显示,头部企业正在重返“重资产整合”。

企查查APP显示,万达集团本次被冻结的股权涉及网络金融和小贷两大核心板块。这是近期万达集团出现的第二起大额股权冻结。截至9月8日,万达集团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为49.29亿元;25条历史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89.61亿元;37条股权冻结信息覆盖金融、地产、文化等核心业务;另涉及29条立案信息,涵盖多地法院。

为何在债务压顶的背景下,万达集团仍加速布局文旅?张功赞认为这其中存在多重战略考量。一方面,文旅产业自带公众关注与流量效应,有助于企业吸引市场关注、重塑品牌形象。其中,新东方通过文旅业务实现“翻身”的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参照,对目前业务选项有限的万达集团来说,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万达集团多年在文旅领域积累的“失败经验”,反而成为其转型过程中的独特资产。在复盘反思、调整战略后,借鉴新东方路径重启文旅,既是对现有资源的再利用,也是债务压力下“少数可行的选项”之一。

当前的文旅行业已进入“3.0阶段”,AI技术与IP打造成为竞争核心,但万达集团在这一变革中明显准备不足。从其现有资产看,万达文旅核心项目是贵州丹寨小镇与延安红街,前者侧重扶贫,后者主打红色旅游,均未深入融合“AI驱动”或“IP创新”的逻辑。从能力储备看,万达集团的传统优势集中于商业地产的“开发与招商”,而非文旅产业所需的“内容创作、IP运营与技术应用”,在纯粹旅游领域的资源与人才积累不足,使其难以把握“文旅3.0”的新趋势。

张功赞表示,万达文旅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文旅运营能力储备不足”与“商业地产路径依赖”的矛盾。万达文旅的未来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王健林能否彻底摆脱“老路径、老方法、老团队”,二是能否尽快确立真正的“核心二把手”。他建议,万达文旅业务应摆脱对商业地产的路径依赖,建立以文旅运营为核心的新战略,推动团队年轻化与专业化,积极引入具备文旅实战经验的核心人才。同时,万达集团亟需一位真正懂文旅运营、能落实战略的核心二号人物,组建专业执行团队,将战略落地转化为实际的经营成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