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公安部公布六起行政执法案例,严打网络违法行为,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访客 2025-09-18 17:31:36 5003
公安部公布了六起行政执法案例,旨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这些案例反映了网络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等,此次行动旨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公众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公安部公布六起行政执法案例,严打网络违法行为,旨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提醒公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护网:公安部公布6起行政执法案例 严打网络违法行为!今年,为健全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护网—2025”专项工作,针对网络和数据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近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了六起不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典型案例。

贵州某单位政务服务系统因未采取技术防护措施被网络攻击,造成群众财产损失400余万元。调查发现,该系统运营者、承建方、运维方等未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未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导致严重后果。当地政府部门已依法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分,公安机关也对系统承建方、运维方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

江苏苏州吴江某公司建设的短信群发系统被攻击冒用,发送了27000余条诈骗短信。调查显示,该平台未进行等级保护备案测评,未采取技术防护措施,导致被犯罪嫌疑人控制。公安机关已对该系统建设运维方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

河南舞钢市某学校智慧刷卡计费系统存在高危漏洞且数据未加密存储,导致个人信息数据泄露。该校在委托第三方公司处理业务数据和个人信息时,未明确接收方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并监督其履约。当地公安机关已对该校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

安徽合肥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内的旅客购票信息遭泄露。该公司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意识薄弱,未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未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未按规定留存网络日志数据,未采取技术防护措施,未及时处置系统漏洞风险。当地公安机关已对公司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

云南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通讯录”APP因内部管理混乱,缺乏用户身份信息核对机制,导致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该公司和实际负责人已被依法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

上海某跨国时尚消费品牌中国公司未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违规向境外总部传输用户个人信息,未充分告知用户个人信息处理方式,未取得用户单独同意,未对收集的个人信息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当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公司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