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双城论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红利,内外氛围缓和助力交流

访客 2025-09-16 17:17:59 5488
双城论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和平红利”,内外氛围缓和为两岸交流提供有利条件,论坛成为两岸沟通的重要平台,推动双方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双方利益,有助于增进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当前良好的交流氛围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双城论坛给两岸关系带来“和平红利” 内外氛围缓和助推交流!双城论坛即将于月底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将率团访问上海。这是“大罢免”后的首次重要两岸活动。与往届不同,此次论坛前绿营和台陆委会都保持低调,这反映了内部民意和外部情势的双重影响。

赖清德在“大罢免”后定调“休养生息”,将重点转向民生经济。虽然基本立场未变,但具体做法有所调整。例如,赖清德近期提出“对等尊严下交流合作”的温和论述,台陆委会对参加九三北京阅兵或在大陆宣传抗战胜利的台湾人士的态度也从严厉变为宽松,符合先前当局释放的信息。

多数民众反感青鸟、黑熊抹红猎巫,在“大罢免”中教训了民进党。尽管两岸政治关系存在敌对的一面,但在文化、经贸和民间交流方面,同根同源、水乳交融才是事实。即使在蔡英文任内,民进党当局也一直对柯文哲市府举办的双城论坛持低调尊重态度。加上论坛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已向当局备案,民进党不敢违抗主流民意,对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双城论坛横加干扰。

外部情势的缓和也为本届双城论坛提供了有利条件。美中国防、外交部长近期通话,新一轮经贸会谈也在西班牙举行,美中关系处于管控分歧、密切沟通的状态。“大罢免”后,美国在台协会频繁接触在野代表人士,反映出美方对台湾民意变化的高度敏感,美方应乐见城市层级的两岸交流。

从郝龙斌、柯文哲到蒋万安,双城论坛不仅是台北市长在两岸议题上的政治秀场,还为两岸关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例如,2017年台北世大运未受到两岸政治因素干扰,得益于柯文哲任内双城论坛的沟通。去年12月,上海市副市长仍克服压力来台参会,维持了历年来官方组团规格,并提出“支持恢复上海游客来台”倡议,令人眼前一亮。

因此,在内外氛围有所缓和、民进党休养生息的关键窗口期,双城论坛不应仅是礼尚往来,而应寻求突破与成果。对于蒋万安市府而言,在新情势下,应理直气壮地为支持两岸和平交流的民意发声与行动。蒋万安应正面响应陆客来台,清晰表明“台北市准备好了”的态度,共同促成两岸双向交流在台北破冰。同时,蒋万安在台北积极组织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更应借由登陆访沪,以中华民族的高度发表抗战论述,促进两岸互信与和平。

双城论坛应基于民众福祉,成为让两岸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更富,民间往来更顺畅、更安全的对话平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