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与特斯拉的新契约,未来双向豪赌之路
马斯克与特斯拉签订新契约,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双向豪赌,新协议旨在推动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同时马斯克将承担更大责任,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这一决策充满挑战与风险,但双方对彼此充满信心,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交通方式的转变,此契约不仅关乎特斯拉的未来发展,更是对人类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尝试。
2025年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为埃隆·马斯克设计了一份美国企业界前所未有的薪酬方案,其潜在价值高达约1万亿美元。其核心很简单:马斯克必须带领特斯拉实现指数级增长,才能换取巨大的股权奖励和公司更多的投票权。
新契约的动因:为何需要一场新豪赌?
这份新契约的诞生,源于三重背景:
第一,马斯克对公司25%投票权的公开诉求是核心动因。马斯克多次表示,希望获得约特斯拉25%的投票权,以确保他对特斯拉在AI和机器人等高风险领域进行大胆投资的战略主导权不会受到挑战。他甚至扬言,若无法获得足够投票权,自己宁愿在特斯拉之外打造AI或机器人产品。
第二,公司战略转型的迫切需要构成了现实基础。特斯拉正处于从电动汽车制造商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司转型的关键节点,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股价波动等挑战。董事会急需一个强力的方案,将马斯克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特斯拉的长期增长上。
第三,马斯克2018年薪酬方案的争议与失效。特斯拉曾在2018年为马斯克制定了一份价值约560亿美元的薪酬计划,要求他在十年内将公司市值从约600亿美元提升至6500亿美元。他提前达成了目标,但该方案于2024年被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否决,理由是批准程序存在“严重缺陷”及利益冲突。尽管特斯拉已提出上诉,但董事会仍须制定一个新的、更具法律稳健性的替代方案。
契约的核心内容:如何赢得万亿美元?
新的薪酬方案是一份为期十年的绩效对赌协议,其目标之苛刻,堪称商业史上之最。
1、极端苛刻的里程碑目标
马斯克必须同时达成两类目标,包括12项里程碑:
市值目标:将公司市值从当前的约1万亿美元,分阶段提升至8.5万亿美元。首个门槛是达到2万亿美元,此后的目标则要求公司市值按5000亿美元或1万亿美元递增。
运营目标:需实现一系列具体业务突破,包括:
特斯拉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000万辆
100万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交付
注册并运营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订购量达到1000万
公司调整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目标从500亿美元起步,最高目标为4000亿美元,接近当前的24倍
2、“全有或全无”的奖励机制
设立的12项里程碑目标中,马斯克每完成一项,便可获得约占特斯拉市值1%的股票,同时要求特斯拉市值稳步增长。如果全部达标,马斯克将获得特斯拉12%的股票,届时按预想市值达1万亿美元。加上马斯克目前持有特斯拉13%的股票,将合计持有25%的股权。
但是所有奖励期权有7.5年的锁定期,且大额抛售股票需事先与董事会协商,确保其利益与公司超长期发展深度绑定。
最关键的是,若十年内市值未能达到2万亿美元的最低门槛,马斯克将拿不到任何报酬。
契约的深层逻辑:远不止于薪酬
这份方案的本质远非一份天价工资单,其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逻辑。
它是一份“利益超级绑定”协议。通过将报酬与市值和实质性业务增长(而非简单财务指标)挂钩,并设置超长锁定期,它确保了马斯克将完全专注于为特斯拉创造真正的长期价值。
它是一次“投票控制权与专注度”的交换。董事会以未来25%的投票控制权和天价报酬,换取马斯克对特斯拉的长期承诺,确保他将最前沿的AI和机器人技术留在特斯拉体内,并投入主要精力。
它是一份“法律上更谨慎”的文件。吸取了2018年方案被法院否决的教训,新方案在设计上力求程序公正、条款透明,以期能抵御住未来的任何法律挑战。
一场面向未来的双向豪赌
特斯拉与马斯克的这份新契约,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双向豪赌。对马斯克而言,他赌上自己未来十年的全部智慧和精力,以换取无与伦比的回报和投票控制权。对特斯拉董事会和股东而言,他们赌的是马斯克能再次创造奇迹,带领公司突破万亿市值天花板,成功转型为AI与机器人领域的巨头。
这场豪赌无论成败,它都已经重新定义了企业治理与激励的边界,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未来:一家公司的命运,与一位领袖的梦想和回报,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共同驶向未知的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
1、《特斯拉欲用万亿美元“激励”马斯克》,新华社
2、《马斯克,突传大消息》,中国经济网
3、《特斯拉推万亿美元级CEO薪酬计划,创美国企业史上最高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