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哀牢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叶䗛 海拔2100米
近日,在云南哀牢山海拔高达2100米的区域,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叶䗛,这一发现展示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并提醒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这是对该地区生态保护的积极进展,也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贡献。
8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昆虫学家、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处独家获悉,赵力在云南哀牢山考察期间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叶䗛(Phyllium parum)即叶竹节虫,这是哀牢山首次发现该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在哀牢山发现的同叶䗛 受访者供图
据赵力介绍,7月30日,他们一行考察人员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穿行,当走到海拔2100米的戛洒管护站附近时,赵力看到了一只像叶片一样的昆虫。经过观察辨别,初步判断其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叶䗛(xiu一声)。赵力对其拍摄照片、视频,并进行测量后将其放归山林。
8月3日晚,赵力经比对相关资料,最终鉴定该昆虫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叶䗛。赵力说,发现的这只雄性个体体长为8.5厘米,该种雌性成虫体长可达10厘米,躯体呈扁平叶状,具有绿色保护色,身体表面呈现出植物叶脉状纹理,“甚至常呈现不规则斑痕,以模拟植物叶片受病虫害的特征。”
在哀牢山发现的同叶䗛 受访者供图
赵力介绍,同叶䗛为䗛目叶䗛科昆虫,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是哀牢山首次发现该物种分布。被发现的是一只雄性同叶䗛(Phyllium parum),发现地海拔2100米,附近没有见到雌性,“类似物种过去的发现记录一般在海拔1500米以下,显然这又是一个高海拔种群。”
赵力说,叶䗛,是过去我国专家根据古文起的名字,由于字体不太好辨认,因此现在很多地方称其为叶竹节虫。该科物种我国目前已发现十种,全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丛林里。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潮湿的丛林,主要以壳斗科和蔷薇科植物为食。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