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印关系为何跌至低点
美印关系跌至低点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印度在地区事务上的独立立场、地缘政治的复杂性、经贸领域的竞争与分歧,以及双方在技术、人权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近期的事件也加剧了美印之间的紧张局势,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美印关系的恶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印关系为何“跌至低点”。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关税于27日正式生效。彭博社称,这是美国对所有亚洲国家征收的最高关税,目的是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此举颠覆了美国数十年来与印度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努力。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高额关税加剧了美国和印度关系紧张。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近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几周曾至少4次尝试与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都被莫迪拒绝。该报认为,有关迹象表明,莫迪对美国的高额关税,以及特朗普称印度是“死亡经济体”等言论感到不满。美印官方拒绝证实这一消息。美印关系会就此恶化下去吗?国际舆论对此议论纷纷。美媒警告“失去印度对美国来说将是最坏的结果”,印度国内对“美国霸凌”提出批评。中国学者龙兴春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更注重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回归,使印度的战略价值相对下降。尽管经贸领域面临挑战,但美印在军事合作、“印太战略”等领域的共同利益仍然存在。美国战略界仍高度重视印度的价值。
莫迪拒绝特朗普电话?
“特朗普打来电话,莫迪却未拿起话筒。”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6日报道称,今年2月,美国总统称赞莫迪是“伟大的领导人”。如今,特朗普却改变了语气,将这个骄傲的国家斥为“死亡经济体”。有迹象表明,莫迪对特朗普感到不满。特朗普最近几周曾4次试图与莫迪通话,但后者始终拒绝。《法兰克福汇报》称,这一事态发展令人惊讶。莫迪拒绝与特朗普通话,不仅表明他内心的愤怒,也体现了他的谨慎。此前,特朗普在与越南领导人的电话交谈中,就一项由两国代表团精心谈判的贸易协定进行了重新谈判,并在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就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达成协议。“莫迪不想重蹈覆辙。”
日本媒体《日经亚洲》24日也报道了类似消息。该报称,特朗普和莫迪曾经引以为傲的友谊近期陷入严重冲突。印度外交专家透露,特朗普最近多次试图致电莫迪寻求达成妥协,但这位印度领导人一直拒绝通话,让特朗普备感沮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报道均未得到美印双方证实。特朗普26日在内阁会议中提到莫迪是“很棒的人”,称自己5月和莫迪通电话,在5小时内促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这一说法让印度感到不满。
在印度国内,莫迪27日主持内阁会议。印媒称,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应对美国关税的影响。莫迪本人当天未就美关税一事公开表态。
路透社称,印度商务部未回应置评请求。报道说,美国对印加征50%关税是在双方5轮谈判失败之后生效的,“双方官员都将世界最大和第五大经济体谈判破裂的原因,归咎于政治误判和沟通缺乏。”
印度国内各党对美国关税的反应大相径庭。印度亚洲通讯社27日称,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都表示,美国关税不足为惧,印度可以应对。印人党议员卡塔纳说:“印度自力更生,稳步发展。美国的压力不会动摇我们。印度是一个新兴的全球大国,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在莫迪总理的领导下,通过‘创业印度’等举措和强有力的国防政策,印度变得更加强大。”
报道称,反对党则批评这是莫迪的外交失败。国大党领导人拉梅什27日表示,“特朗普双重关税”将对印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构成重大挑战。该党质疑,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的外交政策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对美国。国大党主席卡尔格说,美国对印度实施高额关税,是莫迪“肤浅”外交政策的结果,将导致印度大量人员失业。
“国家第一,商业靠后”
路透社27日给印度算了一笔账:印度是应该直面美国的50%关税并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还是应该屈从于特朗普的意愿,将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削减到美方可以接受的水平?报道认为,从严格的经济角度来看,向特朗普屈服可能更合乎情理。由于50%的税率足以终止大部分贸易,印度失去美国市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远远大于购买俄罗斯石油所带来的收益。“但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决定很可能是出于政治考虑,而不是经济考虑。莫迪不能让人看到他向恃强凌弱的特朗普屈服,因为这会让他失去国内的政治资本。”该报道认为,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堪称两国双输的典型例子”,“对美国来说,关税基本上是一种一次性的筹码,一旦实施并提高到破坏贸易关系的水平,关税就失去了影响力。”“但对于目标国家俄罗斯来说,这却是一场胜利。”
据《印度时报》27日报道,印度石油产业界人士认为,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其他国家的原油取代俄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毕竟现在国际市场上原油供应非常充足。但是,对美国压力低头的做法并不可取。一位印度石油产业人士表示,印度政府释放的信号是“国家第一,商业靠后”。
莫迪近日的动向引发关注。25日和26日,莫迪在国内活动中均强调印度要自力更生,绝不向外部压力妥协。29日至30日,莫迪将访问日本;接下来,他将到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问道:莫迪在美国关税的背景下赴中国参会,美国应该担心吗?文章称,除莫迪外,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亚多国领导人都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莫迪出席此次峰会“是迄今为止这两个亚洲大国关系升温最有力的例子——(中印关系)这种萌芽中的重新调整,可能会破坏美国多年来将印度培养为制衡中国力量的努力”。
两个更根本原因
《纽约时报》将美印关系总结为“困惑”和“混乱”。报道说,美印关系在几个月内跌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没有人真正理解这一切发生的原因。美国对印度的关税税率如此极端,而印度在美国战略考量中的地位(至少曾经)如此重要。这是一个矛盾的案例。
也有分析认为,美印关系紧张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日经亚洲》的报道称,美印关系的突然逆转不能仅用关税来解释。印度官员和外交专家表示,美印关系紧张有两个更根本的原因。
首先是美印两国在如何应对中国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日经亚洲》称,印度寻求加强与美国合作,以遏制中国。但在新德里,人们越来越失望,因为特朗普对北京的对抗程度远低于许多人的预期。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梅农表示:“印度最担心的是特朗普可能与中国在贸易等问题上达成重大协议,从而让印度陷入困境。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印度国内日益增长的情绪是,应避免过度激怒中国,而是寻求共存。”
第二个原因是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报道称,特朗普声称正是他的斡旋才阻止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争。印度官员称,莫迪对此非常愤怒。从新德里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接受停火体现了印度军事的威慑力,而不是特朗普的干预。特朗普于6月邀请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到白宫共进午餐,进一步加深了美印之间的裂痕。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龙兴春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更注重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回归,使印度的战略价值相对下降。在南亚,美国对巴基斯坦的重视程度提升,对印度的关切不如从前。在此背景下,印度可能改变过度亲美的倾向,加强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合作,通过参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提升自身战略地位,从而增加对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外媒同时认为,美印有和解机会。《日经亚洲》称,这场对抗能否得到遏制,或许取决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印度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届时,特朗普和莫迪将有机会面对面会晤。该报认为,即使双方达成和解,两国迅速恢复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信任一旦破裂,重建从来都非易事。
美国“政治新闻网”引述多名美印前官员的分析称,关税问题若放任不管,将会抹去美印过去20年来的战略合作。一名白宫官员表示,50%的关税并不一定意味着两国关系的终结。尽管印度国内当下对两国关系多有负面评论,但印度政府仍然希望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也有同样的愿望。今年9月底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或许会与莫迪会晤,届时双方或当面解决分歧。